朱秀說要幫忙打破鄭縣城,誅殺逆臣趙思綰,王守恩嗤之以鼻,沒有放在心上,隨口敷衍幾句,讓他們入營歇息,便帶著部將回己方大營去了。

朱秀也不多做解釋,只說後日夜裡,兩軍協同配合行動,破城殺賊。

趙匡胤道:“今日在鄭縣城外你也看到了,城牆有四丈多高,夯土和磚石混築,你確定你那‘震天雷’當真能炸開?”

朱秀笑道:“單靠一個震天雷當然不行,多個一起,整合爆破,應該不是問題。還有兩日時間,我們繞城看看,儘量找到一處守備最為薄弱的地方。”

趙匡胤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麼。

震天雷是朱秀在這大半年的時間裡,新研製成的火器之一,算是黑火雷的增強升級版。

震天雷原本是後世宋金年間,由金人在宋軍“霹靂炮”的基礎上改進而成,採用鐵罐製造,火藥的配比和烈性又有了進一步發展。

經過大半年的研製,又得益於吳大籤從蜀中帶回來幾名老匠人,懂得硝石和硫磺的提純技法,多方努力下,火藥的爆炸性得到提升,震天雷算是初步研製成功。

可惜還沒有形成穩定可靠的生產流程,折騰了大半年,前後一共造出來十二個,有兩個在搬運過程中受潮廢棄,朱秀此行關中帶來五個,其餘的留在涇州,交由關鐵石嚴密保管。

火器是彰義軍的最高機密之一,除了朱秀,無人能接觸完整的生產製造環節,連史匡威也只知道個大概。

不過老史對於製造環節不感興趣,他只管能不能用,好不好用。

試驗新式火器時,趙匡胤有幸觀摩,成為這個時代下,武器裝備跨越式發展的見證者之一。

趙匡胤在天雄軍見識過黑火雷,也知道黑火雷就是朱秀搗鼓出來的。

本以為震天雷只不過改個名字,作用大同小異。

哪曾想到威力竟然完全不可相提並論!

如果黑火雷是一個小炮仗,那麼震天雷就是把一千個小炮仗捆在一起的“土地雷”!

在平涼崆峒山火器作坊,趙匡胤親眼見識到了震天雷開山裂石的巨大威力。

嚇得山上幾處道觀裡的道士集體搬了家,朱秀又派人送去些錢帛當作補償,資助他們在別的山頭立觀傳道。

在涇州養傷的大半年時間裡,趙匡胤覺得自己增長了不少新的見識。

他參觀了繁忙卻井然有序的陽晉川鹽廠,親眼看著移民開發區內,一處處村落的形成,一座座城鎮的新起。

四條主渠和十五條輔渠,將數萬畝荒地變成了水田,上百架翻車同時運轉,將陽晉川的水輸送至任何一片需要澆灌的田地裡。

由於朱秀率領節度府官員,大力推廣肥地法,提倡間作制度,涇州去年人口激增,土地激增,糧食產量同樣激增。

年底的盤點工作,趙匡胤受朱秀所託,也親身參與其中。

截止乾祐元年十二月,涇州耕地面積達二十八萬畝,粟麥米豆,夏糧秋糧一共收穫近四十萬石!

平均畝產高達近1.4石!

趙匡胤雖然不事生產,但對基本的農事還是知道的。

這年頭,北方上田畝產在一石到兩石之間,中田在一石到一石五之間,下田在一石以下。

南方田產通常比北方要高半石甚至一石。

涇州去年,受益於水利修繕和開荒耕地,官府統一組織大規模的農墾活動,指導民夫開展肥地法和間作法,種種舉措並行下,才有了這份成果。

又因時間緊迫,肥地法還未全面普及,水利設施的修建也遠未達到惠及全民的程度,所以朱秀斷言,涇州的農業生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但目前取得的成果,已經讓趙匡胤倍感震驚。

開封的司農官當真應該組團來涇州考察,學習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