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慶六年的氣候明顯異常。

往年過了十五,大地便已回暖,但今年卻又下了幾場小雪才算完事。

臨近雨水,忽冷忽熱,乍暖還寒,永安各個醫館皆是人滿為患,每天隊伍都排到了大街上。

“這幅藥一日兩次,早晚熱湯頓服…”

“下一個!”

“劉先生,我娘快撐不住了,可否…”

“先抬進來,取我金針…”

醫館坐堂先生劉丹陽忙裡忙外,滿背皆是汗水,臉色有些蒼白。

他本是醫門子弟,半生蹉跎勉強煉精化炁,又不擅爭鬥,見永安日漸繁華,便搬來此地坐堂行醫。

誰知剛過幾天舒服日子,便迎來一場春瘟。

鐺鐺鐺!

就在這時,街上響起銅鑼聲。

只見幾名衙役敲著銅鑼便走便吆喝:“諸位鄉親,春瘟來襲,王夫人有感民生艱難,特請軍中道醫門弟子于軍府衙門口義診,所用藥物皆由莫家山城承擔。”

周遭百姓一聽,皆面露驚喜。

有人連看向劉丹陽,“劉先生,這道醫門弟子醫術如何?”

劉丹陽也鬆了口氣,撫須笑道:“那可是醫門正宗,老夫萬萬不及。”

排隊百姓一聽,哪還敢等待,紛紛快步向北城鎮邪府軍衙門而去。

到了衙門口,只見一排軍帳林立,裡面各坐一名身著道袍的年輕男女,隊伍已排成長龍,還有衙役維持秩序。

道醫門弟子出手自是不凡,望炁循診,小恙金針施治,入髒湯藥調理,甚至周圍還有幾口大鍋熬著扶正養氣茶湯,城中百姓皆可自行領取。

“王夫人大善人啊…”

“王校尉護境,王夫人賢德,咱們永安真是有福。”

“誰說不是呢,我聽說有的地方奸商橫行,趁機抬高藥價,真是…”

排隊百姓皆是議論紛紛。

府衙後院,綠竹成蔭,肉眼可見的氤氳白霧自花園升起,將小樓襯托得美景如畫。

莫卿柔輕沾筆墨,看了下手中名冊,手腕抖動,紅紙上頓時出現一行行娟秀字跡。

寫完後,將紅紙交給旁邊侍女,“芍藥,這幾人是近來大婚的將士,差人提前送上禮物銀錢,就說是大人的心意。”

“是,夫人。”

侍女接過後,轉身離去。

嘩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