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問黨玲,這時全向你二姨,聽你二姨的不聽媽的,黨玲早把我給忘了,去去去!你休息,明天早早離開唐家河。”

姨哥不得不離開房子去休息。

嫂子說了話:“媽,是不是說下大的都姓華,小的姓唐?”

大姨說:“大的姓華對,小的姓黨,再一胎姓唐。唐天和黨玲沒結婚啊,姓唐還遠著呢。”

嫂子說:“也行,姓華的讓我二姨領上,姓黨的你引上,齊叔你說說這麼行不行?”

齊叔說:“她嫂子談的這一意見妥當,我有個打算,我家來一人幫助她二姨撫養孩子。”

唐天爸和大姨夫同意這一意見。

這下讓黨玲說話,黨玲說:“唐天說了算。”

唐天說:“大姨,以我說嫂子的兩個孩子還得你多照料,我嫂子的母親病還不利身,靠我叔一個大男人照顧一病人和兩孩子還有家務拖累太大,讓我叔就專門照顧病人。大姨把嫂子的家務和孩子照顧起來,哥和嫂子要一心撲在工作上。”

大姨這時若有所思,沒有表態。

唐天媽當然高興。

最後都說唐天的說法對路,大姨也不爭了。

第二天哥和嫂子引大姨和哥的岳父母孩子回了省城。

唐天再住兩天回校,黨玲要到省上管事。

齊叔沒食言,在齊家找了一個能幫媽的侄女,共同撫養孩子。

唐天看到了水墜壩上了溝畔,同時,答應前村的青壯年近三十人到秦家莊和華溝做事,一律由安兵安排。

唐天讓胡響胡亮把壩打好,把自家的地方修好,幫忙種好地,真想出外的話,明年在市和省隨便挑選個乾的。

唐天黨玲三妹四妹乘三車直接回到了省城。

明天是星期天,唐天黨玲和三妹去機械廠,看一下大姨,下午要返校。

四妹一回來停好車去了中醫學校。

第二天唐天黨玲吃過早餐,直接去了機械廠。

李廠長和出國人員已經回來,主要人員都不在廠子,工人在幹維修活,說是要遷廠,這裡暫時只幹維修機械的活。

三人乘黨玲的車去了華溝,他們看到在華東寨的底面正在修建駐地,這應該是市古建公司開的工。

溝口已修通了便道,溝底開始修起了排洪洞。

三人乘車開到了溝後,這裡擺開了平整場地,推土機上了八臺。

到了場地,已搭下了設施,省路橋公司的經理,安兵,李副廠長都在這裡。

李廠長見到唐天說:“哎呀!不出國不知道,看了a國的機器製造,我們的差距不是一點點。當時你在廠訓斥我,心裡還不服氣,這下服了。但是一服之後錢花大了,聘人購裝置錢花得淨光,估計建了廠房還得百萬。”

唐天問:“廠子是不是由a國人來建?”

“是!我們有差距嘛?”

“這就對了,有差距就得先趕上,但是,他們不會固步自封,仍在創新,所以要超前一點,爭取建起廠能在一個起跑線上,但是要超過他們是要經過十年八年。這次看過a國後,你們發現了我設計問題沒有?”

“我給a國的製造家看過,他們覺得適合咱們的國情,但還得改進,答應過來以後修正。唐天,我這樣做是不是個錯誤。”

“不是!這才算見了師傅,他們是判了分,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