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文學(第1/3頁)
章節報錯
小姑娘思維敏捷、口齒伶俐,林玉被她捉弄是可以想見的事,他並沒有因此而心生不快,相反他認為被一個年輕貌美的姑娘調侃、捉弄是一種享受。
這裡要進一步說明,林玉享受的不是被“調侃、捉弄”,而是“年輕貌美的姑娘”,重中之重是“年輕貌美”,當然也一定得是姑娘。
“年紀不大,看的書倒深奧。”姑娘看著林玉手中《道德經》說。
“沒你的深,怎麼說我還是在中國範圍之內,哪像你,都研究到國外了。”林玉反過來看著她手裡的《呼嘯山莊》說。
“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二姐艾米莉·勃朗特,她只活了三十年,這麼短暫的人生,卻能寫出這樣的曠世作品,真叫人佩服。”
“看來你很瞭解這本書。”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喜歡它什麼呢?”
“簡單。”
“簡單?”
“是的,因為作者只有不到三十年的人生閱歷,無論是文字還是故事情節都相對簡單。”
“就因為簡單?”
“還有它很深刻。”
“又簡單又深刻,你把我弄糊塗了。”
“這就是這本書的特點,用最簡單的方法把故事寫的很深刻。”
林玉不喜歡看書,更不懂文學,姑娘的話說得清楚,他卻聽不明白。
“現在的文學進化的太複雜,尤其是那些年紀大一些的作家,寫的東西往往讓人看不懂,玄妙地就像你手裡的《道德經》一樣。”姑娘繼續給林玉講著她的文學見解。
林玉突然有種奇怪的認識:他對文學沒有興趣,但一個喜歡文學的姑娘卻讓他不由自主地心生親近、留戀、愛慕的感覺,尤其是這個姑娘長得還很漂亮,要說因為美色嗎?不能說完全無關,可是文學在其中肯定也佔有一定的比例。
“我推薦你也看一看這本書,說不定你也會和我一樣喜歡的。”姑娘對林玉說。
“經你一說我就決定要看看這本《呼嘯山莊》了。”林玉雖然這麼說,但內心並沒有太大的興趣。
“你會受益匪淺的。”姑娘說。
“這裡面到底寫的什麼?”林玉指著《呼嘯山莊》問。
“這裡面寫的是‘無與倫比的愛’和‘無與倫比的恨’。”姑娘說出自己對這本書的理解。
什麼愛呀恨呀,這對於林玉來說等於什麼都沒說,再說,他最厭煩的就是這些愛呀恨呀的東西,生而為人就不能幹點正事嗎!
“說說你吧。”姑娘說。
“說我什麼?”林玉問。
“還有什麼,當然是《道德經》了?”姑娘說。
“這可不是一本簡單的書,它……它的作者是老子,你知道老子姓什麼,叫什麼嗎?我告訴你,他姓李,名耳,所以叫李耳。”林玉心虛,所以想到什麼說什麼。
“哇,你好厲害,這些中學學的知識你居然都知道。”姑娘以為林玉是跟她開玩笑,所以也開玩笑說。
“當……當然了,我以優異的成績從中學畢業的嘛。”
林玉本來就是拿這本《道德經》做樣子的,除了知道這不是一本關於“道德教育”的書,其它幾乎一竅不通,更不可能說出自己有什麼獨到的見解。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像分,陰陽之侯烈,變化之由表,死生之兆章。”林玉咕咕噥噥背誦道。
“你背的是《道德經》?”姑娘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