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源卻是澹澹一笑,說道,“王大人,當日我們見面,你只是八品果毅校尉,掌二營之兵,屯田於汲水縣,今日,你已經坐擁東益州,麾下勐將如雲,兵力三萬,成為世間赫赫有名的人物,更要加封為蜀候。”

“我今日所擁有的,有你一半的功勞,沒有你,我想要達成這一步,就不知道要多久了!”王弘毅抿嘴,眼睛看著吳思源,說道。

確實。

如果這一世沒有吳思源不斷做【運輸大隊長】的話,王弘毅就算能統一東益州,也沒有這麼早,這麼輕鬆。

最快也要一年之後!

在真龍奪鼎一事上,一步快,可謂是步步快!

王弘毅已經是佔據先機了!

吳思源笑笑,也不拐彎抹角,直接開門見山地說道,“當日投資,今日也是該有收穫的時候!”

“只要我有的,我都可以和你共享!”王弘毅立刻說道。

“我只是要你的一道旨令而已!王大人,你還記得我曾經對你說過的話嗎?我說過,我要伐山破廟,重整神道,順帶討伐一些興風作浪的修道門派。”吳思源搖搖頭,世間的榮華富貴與他不過過眼浮雲,他說道。

王弘毅知道吳思源要的是什麼!

人道定鼎。

龍氣對於神道,煉氣士的法術有很強的壓制作用。

所謂法不及貴人是也!

一道蓋有皇帝印章的聖旨,就可以讓一個真人的法力徹底禁錮,什麼法術都用不出來,最後刀兵加身而亡。

吳思源要的,就是這樣一道能對神鬼產生壓制之力的旨意,以及對神鬼異事的處置權。

王弘毅沉吟了一下後,便道,“我欲設咒禁司,主官為咒禁博士,正九品,下設咒禁師,咒禁士,咒禁學徒。既然如此,你就來做這咒禁博士,總管區域內鬼神之事吧。”

自古華夏都相信傳瘟、驅疫、符咒、降咒等等法術,並且地方上時有聽聞,更加不要說朝廷中央了,歷來是世上鬥爭最激烈地所在,為了權勢名位,可以說無所不用之極,所以官府專門設立咒禁博士這職,下屬還有咒禁師、咒禁士,咒禁學徒等等,形成嚴密的防線,防禁巫蠱毒這些邪祟害人之道。

那為什麼朝廷僅僅把這設為正九品呢?

實際上非常簡單,這類涉及神道法術的人,一旦獲得官職,就可抽取氣運,所以都無官,或者官品卑微,以免抽取太多。

朝廷歷代都不約而同不給煉氣士或者和尚官位,實是有著非常大的理由。

無論什麼朝代,一旦有著五印將軍、國師等等稱號賜予那些煉氣士或者和尚,就意味著國運衰退。

地球歷史上,北齊文宣帝詔高僧法常入宮講《涅盤經》,尊為國師,國師的名稱以此為始,此朝二十八年就滅。

南朝的陳朝陳宣帝,曾以天台智顗為菩薩戒師,才三十三年就滅亡。

隋煬帝也同樣以智顗為菩薩戒師,故也號為國師,隋煬帝時之智顗,煬帝屢詔,請問法要,禮為國師,國運二世而滅。

唐高祖時之智滿,亦有國師的稱號,就有武則天代唐。

宋代和尚獲得賜號者極多,未見有國師的稱號。

元代大封國師,九十九年亡。

明朝武宗優待喇嘛,大封國師和道家真人的封號,結果武宗後,朝廷曰衰。

當然,不能說這些導致了朝代滅亡,但是這些煉氣士,地位越高,就越是吞食朝廷氣運,這幾乎可以確定為事實了。

就算朝廷氣運如海,可總不能浪費。

所以王弘毅遵循舊制,只給正九品官職,為的就是不被這些煉氣士蛀蟲,給拿走太多的氣運。

哪知道吳思源聽完王弘毅的話,就是搖搖頭。

王弘毅的眼神頓時就是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