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黃育平遭受意外(第1/2頁)
章節報錯
十萬臺無人機,可比百萬物流人員。
無人機不知疲憊地日夜配送下,在短時間初步解決了鹿城人民物資缺乏的問題。
剩餘無人機到不了的地方,由人力支援。
這避免了歷史重演,沒有演變出天價團購事件。
團購雖然有,但卻是作為鹿城人民物資來源的一個額外補充。
雖然價格是貴一點,但價格還能在接受範圍之內。
經此一役,國內是徹底看到了無人機在某些關鍵時刻的重要作用。
十萬臺無人機還在鹿城的天空之中飛翔,而最高層《關於管理,發揮和最佳化無人機在關鍵領域的重要作用意見稿》已經在醞釀中。
而在各大一二線城市,也紛紛向各大擁有入駐【候鳥平臺】的企業發出了邀請,邀請它們在自家城市裡面開闢飛行專線。
同時,各種關於無人機的社會管理方案也第一時間進行討論。
外媒的評論是“人工智慧加持下的無人機幫助鹿城打贏了這場物資戰”,對【超群集團】的“無人機配送”是讚不絕口,認為其在三到五年內,將會全面顛覆現有的物流體系。
【亞馬遜】這類國際電商平臺,第一時間向【超群集團】發來合作的邀約。
【超群集團】不會拒絕它每一個要合作的物件,尤其是【亞馬遜】這個“老朋友”了。
【超群集團】提出了遠比國內其他企業要苛刻的合作要求。
而不出它的意料,【亞馬遜】統統都答應了。
只因為就算被【超群集團】拿走了大把的利潤,但【亞馬遜】使用“無人機配送”的成本依舊比它使用人力的成本要低。
【亞馬遜】平均送一單快遞的物流成本要達到7、8美元。
但使用“無人機配送”這個價格,只需要1美元。
當然,前提是這“無人機配送”的技術,是【亞馬遜】獨家擁有。
可獨家擁有這門技術的是【超群集團】。
自然,技術霸權下的【超群集團】,拿走了豐厚的利潤,平均2.5美元/件的收益。
其實一開始,【亞馬遜】想要獲得的是【超群集團】這“無人機配送”技術。
它願意付出的代價更大。
【亞馬遜】的大老闆親自給黃育平打電話——以前貝左斯還能跟吳思源打電話,但現在,貝左斯的直接對話物件,就變成了黃育平。
這其實是一種降級。
貝左斯也知道他和他的【亞馬遜】在【超區集團】這裡的重視程度是下降的。
這是因為之前那件事情的後續影響。
這是【超群集團】對【亞馬遜】那次站隊表達的不滿。
雖然兩者還有合作,但也僅僅是合作了。
貝左斯雖然對此感到遺憾和懊悔,尤其是貝左斯發現某國越來越對【超群集團】感到無力的時候,貝左斯想要和【超群集團】修復關係的意願,就越來越強烈了。
而讓貝左斯無奈的是,【超群集團】的記仇讓它不像是一家以盈利為根本目的存在的商業公司。
貝左斯也只能告訴自己,慢慢來了。
回到貝左斯和黃育平對話。
貝左斯告訴黃育平,無人機配送技術過於敏感,某國的大人物要是知道在天上飛的無人機,使用的不是他們自己國家企業的技術,會睡不著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