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恐懼(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過,雖然國家重點發展,大力支援,且媒體上也不斷在吹新能源汽車,暗貶燃油車,但在銷量上,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還是有著天塹一般的差距。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新能源汽車,有里程焦慮,且適應性沒有燃油車那麼強。
一輛新能源汽車,宣傳能有600公里的行駛電量,但實際上嘛,能有個三四百公里就很厲害了,如果行駛環境又是偏冷的地方,那麼這個里程還會進一步降低。
這不就有新能源車主一上車就開始擔心車子不夠電嗎?
這跟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不到位,充電樁不及加油站普及,且充電速度也比較慢有關係。
燃油車加個油正常情況下也就三五分鐘吧,一根菸的功夫。
但新能源汽車想要充滿,沒有十來個小時是不夠的。
如果有急事的話,比如說忙著去抓姦的話,那就抓瞎了。
你在這邊衝十幾個小時的電,對方早就順利會師,成功轉進,並凱旋迴歸了,說不定還很貼心地給你打包一碗雲吞回來呢!
】
消費者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雖然他們很多是所謂的【沉默派】,但無論媒體把新能源汽車吹得多響亮,他們還是會堅定不移地選擇購買燃油車。
但這是建立在新能源汽車有里程焦慮,且基礎設施遠不如燃油車的情況。
如果【超群集團】拿出來的這項技術能夠做到讓新能源汽車邊走邊充,想充就充,那麼新能源車主將不會有後顧之憂,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才會迎來真正的井噴。
而且,相比於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日常行駛便宜啊。
油價多貴啊,尤其是大毛和二毛打起來,全球的油價發瘋了一般上漲,正常人的朋友圈都是在曬油價了。
而電費才多少錢?
遺憾的是黃育平說目前的技術無法做到對汽車這樣大功率的用電裝置進行邊用邊充。
特使們的神色難免有幾分失望。
但黃育平的下一句話,又讓他們眼眸中多出了幾分光芒。
“雖然這項技術還沒有研發出來,不過吳董告訴我,相關的技術原理已經弄清楚了,接下來只是順著道路前進就行了。集團內部的核心實驗室已經在做相關的研究了,相信成功的時間不會太久了!”
“太好了!”一個特使忍不住說道。
“黃總,如果這項技術真的發明出來,那麼你們集團就是國家新能源汽車戰略產業發展的大工程!”另一個特使誇道。
“當然,在上市之前,還是得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稽核。”最後一個特使就顯得謹慎多了,他年紀也是最大的,所以看起來最保守,他對黃育平道,“畢竟這是一個新的領域,又跟磁場,電能有關,會不會有危險,會不會對人類有危害,這些都要經過國家相關部門稽核,得到合格憑證,才能真正生產上市!”
這話就有些潑冷水了。
不過也是應有之義。
黃育平聞言一點都不生氣,反而是贊同地點點頭,“畢竟是新技術,國家有這方面的擔心,我們都能理解!事實上,在今天給你們看完之後,我們就會將相關產品上交給國內工信部門,讓專門部門用專門的儀器去測試!當然,我也對我們集團內部的科研結論有信心,他們說對人體沒有危險,那大機率就是對人體沒有危險!不過程式嘛,是必須走的,也是必須存在的。可以理解,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