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能發揮重大作用的領域還不止這些。

這些功能其實早就被開發出來了。

只是以往技術不成熟。

無人機都需要人工操控,採集到的資訊也需要人工分析。

這就限制了無人機的應用場景和使用頻率。

但【超群集團】開發出來的【戰隼平臺】和【獵鷹平臺】裡面整合了【超群集團】傲世全球的【人工智慧技術】。

所以,無人機不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進行人工操控了,採集到的資訊也會被智慧程式即時進行分析並幾乎是同一時刻提供分析結果。

這就是質的變化了。

軍方的人和當局的人看到這兩個平臺的效果展示之後,都心知接下來的無人機將會進入一個迅猛的爆發期。

因為,國家無法拒絕無人機智慧化帶來的好處。

尤其是【超群集團】這方承諾,除了核心程式碼之後,【超群集團】可以將其他的程式碼上交,資料由國家進行監管。

雖然還是沒有從【超群集團】手中拿到國家心心念唸的【人工智慧】核心程式碼,但【超群集團】開出來的這個條件,已經足夠打消國家很多方面的顧忌了。

那接下來要談的事情就是【超群集團】募資一萬億元要搞的太陽能發電產業園的事情了。

他們問了兩個問題。

一個就是【超群集團】搞的這個太陽能發電產業園要如何盈利才能有每年百分之十的投資回報率。

他們說不要打補貼的主意,今年由於黑天鵝事件擴散,全國財政艱難,已經補不起了。

第二個問題就是【超群集團】搞的這個太陽能發電產業園弄出來的電,要如何從沙漠裡面運出去。

這個問題才是重中之重。

雖然這些年來,國家十分重視太陽能發電產業,近10年來,全球太陽能光伏電池的年產量,已經增長了大約6倍,年均增長50%以上。

但這些【清潔電】發出來之後,如何運出去,才是一個大問題。

很多電網企業其實並不待見這種【清潔能源】,認為它們是垃圾電,一直很牴觸這些能源接入電網中。

為什麼呢?

因為太陽能發電具有不可確定性,隨機性。

不是說我們在沙漠弄出一片片的光伏,就能夠穩定地產生【電】!

不是的。

因為太陽能發電是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在實際的應用中,太陽能的發電功率,和陽光的強度、角度,以及氣候、季節、區域都有著直接關係。

換句話說,一天之中,太陽的變化決定了發電的效率,可能一片雲就會影響它的發電效率,所以隨機性很強,容易出現間歇性發電。

當然,沙漠地帶這種情況會少一些,但不是沒有。

畢竟極端天氣下,沙漠都會發大洪水。

而電網的要求是輸入穩定、平滑。

太陽能這種具有間歇性的電能,沒辦法符合這一要求,接入後會對電網產生衝擊,引發安全隱患。

另外,間歇性的電能會很大程度上,降低輸電裝置的利用率。

比方說,如果是一個10兆瓦的太陽能電站,電網就要配備10兆瓦的輸電線路。

可實際上,電站輸出的功率會隨著太陽輻射強度而改變,也只有在最高峰的時段,才能達到10兆瓦,一天之中只有那麼三五個小時是滿負荷發電,其餘時間段,就相當於是白白浪費了這麼高的輸電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