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這個釋出會的料有點多2(第2/2頁)
章節報錯
老實說,這回報率是十分之可觀的。
有【超群集團】做擔保,也不用擔心這個專案像恆太的理財基金一樣——你惦記它的高息,它惦記你的本金。
一萬億元而已。
不過是【超群集團】幾年的利潤。
記者和網友們關注的卻是另一個點——【超群集團】的這個太陽能發電產業園的投資回報率,真的有這麼高嗎?
誠然,【超群集團】拿出了發電轉化效率達到3
2%的太陽能電池板,能夠將發電成本大幅度打下去。
但決定用電成本的,卻不僅僅是發電的成本,還有輸電的成本。
沙漠地區是消耗不了那麼多電的。
要想這些電不成為廢電,就要將這些電輸送出去。
而想要輸送出去,就必須建設輸電網。
這個成本可比發電成本要高多了。
現有的太陽能發電產業園,其實根本不盈利,都死靠補貼活著。
【超群集團】想要建立的太陽能發電產業園,如果沒有國家補貼,那麼還能活著嗎?
這是大眾擔心的。
有一個記者被黃育平點到,他就問了這個問題。
黃育平其實看過吳思源拿出來過的黑科技,胸有成竹,不過眼下卻沒不能洩露,他用套話說道,「【超群集團】有信心建立以太陽能電池板為核心的全產業鏈,透過深度挖掘整個產業鏈的潛力,來獲得足夠的投資回報率。」
「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黃育平說道。
說的非常好,就跟沒說一樣。
不過記者們也看出來了,黃育平是不會在這一點上面透露更多資訊了。
他們轉頭問起了別的問題。
又有一個記者問道,「黃總,【超群集團】打算如何面向社會募集這一萬億元資金,是透過股市發債的方式,還是別的方式?」
「【超群集團】這次打算透過金融機構發行特別的理財基金,面向全體社會成員發售,最低投資100元,最高投資不超過10萬元。專案盈利的部分,百分之二十歸屬【超群集團】作為運營利潤,百分之八十則作為投資回報回饋給投資者,前十年,如果投資回報率不夠百分之十,不足之處,將由【超群集團】補上。」黃育平仔細解釋道。
「黃總,這個基金面向企業客戶發售嗎?」有一個記者問出了很多企業老總的心聲。
「在我們目前的計劃中,是不考慮向企業客戶開放的。」黃育平回道。
「【超群集團】的投資限額在10萬元,又限制企業使用者,是否會擔心最後的募資不夠?」一記者問道。
「從不擔心。」黃育平道。
「【超群集團】為什麼要做出這麼大的限制?」一個記者問。
「我們希望更多的國內民眾能參與進來,享受到發展的紅利,而不是被富裕人群和企業擠佔了投資額!」黃育平多說了一些,他道,「我們最希望看到的是能有一億民眾參與進來,平均每人投資一萬元,預計未來五十年的收益,能有5萬10萬。」
「這也是我們集團對國家提出的共同富裕口號的響應!」
「同時,我們【超群集團】一直認為,只有民眾富裕起來了,我們國家才會發展得更好,我們集團也才會發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