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無線充電技術(說明的內容較多)(第1/2頁)
章節報錯
現實世界的【無線充電技術】是完全不借助電線,利用磁鐵為裝置充電的技術。
【無線充電技術】,源於無線電力輸送技術,利用磁共振在充電器與裝置之間的空氣中傳輸電荷,線圈和電容器則在充電器與裝置之間形成共振,實現電能高效傳輸的技術。
這是一項看起來十分美好的技術。
【無線充電】不僅方便而且安全,沒有了電線式的充電器,徹底避免了漏電等安全隱患,且充電時不會為人體和環境帶來輻射和危害。
和有線充電器相比,無線充電具有電滿自停的功能,減少了能耗,非常的省電。
【無線充電】還能自動識別出裝置的不同以及充電量需求的不同,進行智慧化、個性化的工作。
【無線充電技術】的應用領域是十分廣泛的。
比如說電子通訊產品中的手機、耳機、膝上型電腦等;比如說智慧傢俱和家用電器中的電視、洗衣機、冰箱、空調等;比如說交通工具中的新能源汽車、電動車、高鐵動車組等;比如說軍事領域中的航母、衛星等。
基本上,只要是用電的,需要充電的,都可以使用無線充電。
另外有一點,傳統充電器只能為一個裝置充電,且具有充電器型號的限制,每個裝置的充電器都不一樣,然而無線充電可以為所有的裝置充電,而且可以讓多個裝置一起充電。未來公共場所都會安裝無線充電裝置,使用者可以隨時進行充電,不用擔心會發生裝置電源用盡無法開機的情況,使用十分便捷。
當然,這是設想中的美好情況。
吳思源所在的現實世界,無線充電技術的發展依舊很緩慢。
只因為【無線充電技術】主要靠兩個裝置來實現,一個是與電力連線的充電器,另一個是與充電器進行中轉的「托盤」,只要裝置和托盤的距離在規定的範圍之內,那麼裝置就可以自動充電。
但目前裝置和托盤間的距離比較短,對距離的條件要求很高。
雖然這種充電方式不需要電力與裝置直接接觸,但是充電使用效果和傳統的資料線充電一樣,在使用時間上並不會有差異。
就拿目前應用最多的手機無線充電來說吧。能夠支援無線充電的手機,需要依靠【底座】來充電,而這個【底座】需要插電。
而且【底座式充電】的速度很緩慢。
底座式充電的功率一般在10以內,更過分的是它還會消耗。
相比之下,現在絕大部分手機都擁有了快充功能,功率在18左右。
手機很快就能充滿或者衝到理想的電值。
但【底座式充電】不一樣,你的手機必須一直放在那裡,安安靜靜地充電。
真不如有線充電呢!
起碼還能一邊充電,一邊使用。
現代人大多患有【手機依賴症】,你讓他幾天不洗澡可以,你讓他幾個小時不碰手機,就難免會坐立不安了。
老是會想著,這段離開手機的時間裡,有沒有人打電話給你!
實際上嘛,你遠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受歡迎!
雖然說【無線充電技術】還在不斷發展中,市場推出了近磁場無線充電技術,同時也在開發遠距離無線充電技術,但在可預見的未來裡,真正的【無線充電技術】還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