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闆的打算很好。

看人也看得很準。

但是不能把【超群集團】和吳思源當做冤大頭啊。

房地產行業是怎麼樣就不說了。

問題是你的公司,坑這麼大,把【超群集團】一年利瀾填進去才能保持正常運營。

而凌曜棟看到的2022年房地產行業業績還會繼續承壓,銷售大減,這是進了坑就爬不出來了!

所以就算徐老闆帶了高層領導過來,吳思源也只能敬謝不敏了!

徐老闆失望而歸。

他的行為傳出去之後,卻讓很多領導眼前一亮。

是啊,誰都盯著【超群集團】的“全息投影技術”。

但大部分的人都忽視了,【超群集團】有錢啊,還是富的流油啊!

很多地方的財政問題很嚴峻。

從去年底開始,多個地方陸續出現財務困難。隨著黑天鵝再次爆發重創經濟,地方的財政問題加劇。

2021年地方的財政自給率能達到52.6%。

而根據一份最新調查顯示,今年地方的財政自給率預估為49.9%,比去年更低。

從2021年底開始,多個地方政府陸續出現財務困難的情形,地方的財政壓力,以及債務超過風險警戒線等議題,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地方財政自給率”,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佔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的比重,是衡量地方財政永續性的指標之一。

近年來地方財政自給率指標總體呈現下滑趨勢,2021年時雖在比較基期低的基礎上,財政收入出現兩位數的恢復性成長,但2020年和2021年兩年的財政收入平均成長速度依然是個位數。

分稅制改革後,中央拿走了稅收相當大一部分,但地方承擔經濟發展和民生支出的擔子並沒有減輕,稅收不夠就只好賣地來湊,土地出讓金逐漸成為地方政府的主要進項,而所謂“房價連著地價”,地方政府天然具有限制居民用地供應、維護高房價和地價的動機。

但黑天鵝事件爆發之後,經濟下行,房地產行業越來越差勁。

簡單來說,就是老百姓掏空了六個錢包之後,也買不起房了,而沒有房款,企業就沒有資金,也就沒有辦法進行土拍拿地。

地方的土地出讓金收入減少,財政問題也就越來越嚴峻。

根據多家房地產研究機構釋出的報告顯示,房企2021年業績承壓,近40%的百強房企業績同比下降,大部分房企沒有完成銷售目標。

此外,房企拿地較為謹慎,超60%百強房企拿地金額同比下降。

根據中指研究院報告顯示,在2021年22城的集中供地中,國企是拿地主力,佔比達61%。

因為私企融資成本更高,而且銀行等金融機構針對私企的管控更嚴格,預計未來土地市場將呈現更明顯的兩極分化。

甚至有可能,私企沒錢拿地,國企拿地意願不足,地方發展到需要透過城投拿地。

城投公司,本質上是地方的錢或國有企業的錢,拿地之後向銀行申請貸款。…

對於地方來說,其實本質上就是左手轉到右手,並沒有發生市場化交易。也就是說,地方需要增加土地財政收入,但是需要自己拿錢拿地,只是這個錢暫時變成了銀行。

沒有民營房企的參與,競爭性大幅降低,高價拿地,意味著其房價不低。

不少城投公司拿地,開發出來的房子價格普遍比附近房產價格要高不少。

也就是說,在運營房地產市場這塊,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城投公司並不擅長,也很難獲得很大的利瀾,關鍵是現在的市場環境已經不是過去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