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弘毅的大軍兵臨城下,將整個金陵城包圍起來。

兵力九萬,對外宣傳二十萬,將整座金陵城圍得密不透風。

對於城裡面的人來說,壓力是無比巨大的。

只是王弘毅也沒有想到。

第一個捅魏越刀子的不是大燕皇族,而是魏越一直以來的支持者——浮白山脈上的修道門派。

他們裡通外合,對曾經的合作物件魏越絲毫不講情面,一句“借吳王項上人頭一用”,就將魏越殺死,割下頭顱,並令守軍開城向王弘毅投降。

王弘毅在嘉獎浮白山脈的這個修道門派的同時,也暗暗告戒自己,修道之人,不可不信,但又不可盡信也!

後代子孫須得多加防備!

在思量這個事情的時候,王弘毅又想起了給他強烈的危機感的那個煉氣士——吳思源!

對於上位者來說,無法掌控的事物,總是會引起他們最大的忌憚。

……………………………………………………………………………………………………………………………………………

一個星期不到的時間裡,便城頭變幻大王旗!

王弘毅的軍隊開拔進去金陵城裡面,兵不刃血就掌控了這座帝都,取代了魏越的地位。

有些大燕老臣還想以朝廷名義讓王弘毅還政於小皇帝。

對此王弘毅就呵呵了。

他不是曾國藩。

就算王弘毅腦子傻了把大權還給小皇帝,還幫小皇帝平定天下,最後迎接的他,也不會是共享天下,只會是猜忌和毒酒。

大燕朝已經完了!

事關道途,事關蒼生大運,王弘毅都不會後退,更不會傻到給自己找一個爹!

所以這些不體面的大燕老臣,王弘毅就只能幫他們體面了。

而小皇帝,則繼續充當傀儡的位置。

王弘毅則拿起了魏越的副本,挾天子以令諸侯!

當然,王弘毅要比魏越寬仁多了。

小皇帝最後沒用了,王弘毅也不會將其害死,而是會保他一世平安!

前提是小皇帝要足夠配合。

…………………………………………………………………………………………………………………………………………

王弘毅一開始殺死魏越的時候,大燕朝的這個小皇帝一開始是很開心的,他以為可以自由了,以為可以擁有自主權了。

但不想,王弘毅也是拿他當蓋章皇帝。

小皇帝一下子就怒了。

不過被王弘毅的精銳士卒一嚇,就又縮回去了,繼續以往醉生夢死的生活。

王弘毅說什麼,小皇帝就做什麼,後來更是不耐煩了,直接把天子印章丟給了王弘毅。

王弘毅於是藉著小皇帝的名義,冊封他自己為楚王,卻沒有說明封地。

沒有封地,就是說打下來的天下都是他的封地。

然後,王弘毅又封自己為平叛大將軍,征討天下亂世的藩鎮。

首先是吳越之地的五鎮被王弘毅派出大軍輕易打掉。

這樣一來,王弘毅就坐擁三州之地了,分別是益州的蜀地,荊州,以及揚州的吳越之地,勢力之大,天下無人能出左右,兵力也膨脹到了十二萬,麾下文臣如雨,武將如雲,還有天子這塊招牌,真是指哪打哪!

因為沒有多少傷亡,所以王弘毅的大軍短暫修整之後,就再度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