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決鬥(第2/2頁)
章節報錯
陽城高官一聽,做出指示道,“未來之城,將會是陽城面向全國,面向全世界的一張名片,要好好把控質量。”
“是是是。”建築公司董事長連連應道。
陽城高官又道,“我簡單說幾句,在堅持質量第一的時候,也要特別注重生產安全!要做到四要四不要,要全心全意,不要敷衍了事……”
建築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拿出了筆記本認真地記起來,一邊記,還一邊點頭,像極了一個五六十歲的好學生。
身為大領導,那官話張口就來。
陽城高官的簡單說幾句,就簡單說了十幾分鍾。
如果不是他眼角的餘光看到這位【超群集團】的董事長吳思源眼眸中的不耐之色越來越濃,心裡猛地一突,想起這位主是很討厭這種繁文縟節的,這才連忙收尾結束了【指示】。
本來其他幾個領導心中已經打好了副稿,就等著高官說完,他們也【簡單】說幾句。
不過看吳思源的神色,他們是沒有這個機會了。
陽城高官把建築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都打發出去。
他和其他幾個領導則陪著吳思源繼續視察陽城的這個【未來之城】專案。
一路上,他察言觀色,找準時機,露出苦笑,對吳思源道,“吳董,剛好不好意思,有些說多了。”
吳思源淡笑著沒回應,不說他本人唯我獨法的能力,就單單以他現在的財富地位來說,都有不想回應就可以不回應的資格。
陽城高官和其他領導一點兒也不生氣,反而覺得理所當然。
陽城高官轉而繼續對吳思源賣慘道,“現在城市之間的競爭壓力大,各大城市都卯著勁兒求發展,這個引入新能源汽車行業,那個發展電池產業群,陽城的底子薄,又是以傳統產業為主……現在我們班子的思路,就是想將未來之城作為陽城的一張名片,以此為根基,來推動陽城產業轉型……”
聽著陽城高官的話,吳思源笑而不語。
他居然有臉說陽城的底子薄,是站在一線城市的角度來說的吧。
雖然前幾年的時候,陽城在四大一線城市中老是被評價為最不像一線城市的一線城市。
那時候,陽城的經濟在四大一線中墊底,甚至許多經濟指標開始落後於杭市這些新一線城市。一時間,陽城經濟開始掉隊的擔憂開始出現。
像陽城之前的本土企業不強,沒有誕生知名龍頭企業,對於一個一線城市,沒有本土世界世界500強企業,是陽城的一大敗筆。
而陽城的個稅收入也一度被新一線的杭州超越,資料顯示,陽城個稅462億,這個數字只及彭城的一半,甚至比杭市還少了122億。
個稅收入反應的是什麼?一個城市個稅收入多,說明這個城市高收入群體多,也間接說明這個城市經濟的發達程度。
還有就是陽城在科研經費上再次大幅落後,陽城的科研經費投入只排名第四,只有科研經費投入排名第三的彭城的一半左右,而後面的城市已經快追趕上陽城。研發強度上,陽城也很落後,在國內的城市中,排名第十四。
再有一個就是陽城的房價,也不像其他一線城市那麼誇張。
綜合之下,才讓人覺得陽城不像座一線城市。
但那是在【超群集團】沒有徹底崛起前,尤其是在【超群集團】還沒推出網際網路業務,主要經營範圍還是在傳統行業的時候。
後來【超群集團】崛起,不僅給陽城帶來上萬億,乃至數萬億的產業經濟,還帶動陽城經濟產業升級。
雖然陽城的房價有【超群集團】的壓制,沒有像其他一線城市那麼誇張。
但再也沒有人懷疑陽城是否有一線城市的資格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