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便宜的儲能電池(第1/2頁)
章節報錯
光伏電及風電,潮汐電等不穩定、不連續的新能源棄風棄電現象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其出路在於儲能。
這樣可以把零散的、不連續、不穩定的電源轉換成分子能儲存在儲能罐中。而且可以大量儲存低谷電。在用電高峰時段再釋放出來。既可以滿足電網削峰填谷的需要,也解決了風電、光伏電、潮汐電等新能源的消納問題。
儲存起來的能量透過轉換輸出為連續的、穩定的工頻交流電,電網自然願意接納。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新能源棄風棄電的根本解決方法在於儲能。
儲能技術是未來能源系統具備柔性、包容性和平衡功能的關鍵節點——發了電,存不下來,效率再高也是浪費。
但為什麼到現在,這個問題一直得不到妥善解決呢!
其實,隨著新能源的發展,國內的儲能電池專案也在飛速增長。
以資料來說話,2020年,兔子儲能電池市場出貨量為16.2吉瓦,同比增長71%,其中電力儲能6.6吉瓦,佔比41%。
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全球新增發電側電化學儲能專案113個,兔子新增發電側電化學儲能專案59個,增速據世界前列。
據預測,保守場景下電化學儲能的複合增長率會保持在57%左右,理想場景下會超過70%,即到2025年的儲能裝機總量將分別達到35.5GW和55.8GW。
即使開足馬力裝機,仍難以滿足需求,根本原因是配儲成本太高,還不能滿足新能源發電“長時儲能”的需求。
“長時儲能”意味著一種理想狀況——新能源發電24小時掛著“充電寶”,隨便什麼時候天公作美,就能將能量儲存下來下次用。
但實際這一點,根本做不到。
因為成本太高了。
按照現在的要求,“儲能規模在專案容量的10%—15%”“連續儲能時長2—3小時”等條款,同時也要求配備的儲能裝置需具備調峰能力,並與市場化專案同步建成併網。
只是這樣的要求,就讓一個風資源相對較好、度電成本相對較低的風電專案,配儲後的成本將增加30%—60%,而對於本身度電成本更高的風電專案來說,配儲後度電成本很可能出現翻倍。對於一個裝機達100餘萬千瓦以上的大基地專案而言,或需在配儲上額外投入數億。
而這僅僅是儲能規模在專案容量的10%—15%就需要額外投入的成本。
如果想要【長時儲能】,需要的成本就更誇張了。
新能源發電在政策的支援下,都只是微利,而如果要配套這麼多的儲能電池,那更不用考慮盈利的事情了。
這也是為什麼新能源發電說了那麼久,發展速度卻沒有那麼理想的原因。
之前【超群集團】提供了更高效的光伏發電技術,但這並沒有真正解決新能源電力儲能困難的問題。
但這個困難,在【超群集團】推出來的這個新型結構儲能電池面前,得到解決了。
…………………………………………………………………………………………………………………………………………
吳思源在騰格裡沙漠專案的光伏產業園裡,身邊陪著一干重要領導。
他們的目光,都定格在眼前一個形狀猶如鑽石一般的龐大物體上。
這個物體有近十層樓那麼高,各種儀器連線在上面,最終連入附近的光伏產業園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