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紅衣鬼童(第1/2頁)
章節報錯
但放河燈只是金華這江浙一帶的習俗。
在其他區域,習俗更有不同。
如福建地區對中元節祭祀十分看重,家家戶戶都要備好冥衣紙錢,寫上先人名號,然後焚燒祭拜。
若是出嫁的女子祭祀過世的父母,還要在紙衣、紙錢上面籠上薄紗焚燒,以示區別,謂之“紗箱”。
在莆田一帶,人們於七月十五這天清晨將供品準備周全,然後全家打扮齊整,出門往空中作揖禮讓,意為將祖先的亡靈請入家中。
祭祀完畢,又畢恭畢敬地將亡靈送出家門。
到了晚上,大家又準備好齋飯、餛飩、紙錢,請巫師在市集上放焰口,施食給無人祭祀的野鬼。
由於所費頗高,一些青黃不接的窮人家,為了這個一年一度的祭祀儀式,有時要延期至八九月份才能完成。
與之相比,同一時期的帝都地區,中元節祭祀就簡單得多。
鄉民在七月十五這天取葛黍苗、麻苗、粟苗,連根帶土地豎著縛於大門的兩邊,另外再縛三叢立於門外,供奉以面果,稱為“祭麻谷”,這就可以了。
但不管各地習俗有什麼差別,重點不在於這個,重點在於,今天是中元節。
故老傳聞,中元節是鬼門關大開放假,先亡的親人回到陽間完成自己生前沒能完成的願望的日子。
這一天,天地陰氣大盛。
各類孤魂野鬼也會出來。
居住地人氣鼎盛還好一些。
但野外之地,白天還好,晚上就很危險了。
別說野外之地了,就是出了鎮子不遠處,都有可能遭遇不測。
但崔鴻漸,就住在鎮外河邊的房子上。
之前幾個住的人,都離奇死亡在水裡面,這就是水鬼作祟了。
鎮民只是愚昧,但是不傻!
一到夜晚都不會輕易外出的。
羅薇薇也是從小被父母的恐怖故事給嚇大的,知道夜晚外面的危險。
而吳思源就這樣孤身外出,善良的她,不免有些擔心。
但吳思源像沒聽到她的聲音一樣,就這樣走入迷霧之中,身形若隱若現,就這樣失去了蹤影。
羅薇薇也是把擔心暫時放心裡,和另外兩個幼童一起,把當鋪關好。
……………………………………………………………………………………………………………………………………………
中元節的夜晚迷霧繚繞,視線不清,時不時會傳來陰笑和鬼泣聲音。
吳思源回到宿主崔鴻漸在河邊的住宅。
不過他並沒有進去房子裡,而是站立在河邊。
河水幽黑,像一張蠕動的巨口。
上面飄著一盞盞河燈,就像一隻隻眼睛在盯著你。
伴隨著河面上吹來的刺骨冷風,讓人有一種身臨地府忘川的感覺。
“呲呲……”
突然這時,河道里面冒出一團白色的鬼發,朝著河邊的吳思源捲來。
“哦,是上次那隻鬼怪……”吳思源看了一眼,就認出來它來了。
上次不是被拾兒重創,現在就過去幾天,就出來覓食了?吳思源心道,眼看著拿白色鬼發距離他越來越近,但吳思源還是面色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