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長嶺鎮(第2/2頁)
章節報錯
“有機會應該去轉一下……”吳思源心裡想著,“不過在這之前,還是先安身,再提升實力,有了足夠的能力,再過去開副本吧。不知道樹妖姥姥在不在,聶小倩在不在……”
吳思源想著想著,突然抬頭望向了遠方,那裡是明朝帝都所在之地,【偵測靈光】和【望氣之術】融合之後形成的【探查術】發動。
只見天地之間立著一根搖搖欲墜的天柱,天柱之上盤著一條奄奄一息的五爪金龍,毫無生氣,而在五爪金龍之上,一條千足蜈蚣紮在上面,正瘋狂地吸嗜著金龍氣運。
因為王朝龍氣衰弱,延伸出來的法網也是千瘡百孔,有些地方,甚至連法網都無法覆蓋,天地之間瀰漫著濃郁的邪氣,而邪氣最盛的地方,就在帝都。
“人家說,國之將亡,必生妖孽!這龍氣法網如此衰弱,也難怪天下間群魔亂舞,鬼怪橫行了!”吳思源心道。
他除了發現帝都有濃郁的邪氣,嚴重懷疑是【倩女幽魂】第二部出現的反派角色——那位蜈蚣國師之外,還發現他周邊某塊區域,也被邪氣包圍。
“是那個【畫中仙】電影裡面的鬼王九尾狐的地盤嗎?”吳思源心念一動,想道。
他現在只是肉體凡胎,開著【探查術】久了,對眼睛和身體有損耗。
吳思源便將其關了。
正好這時,他也到了長嶺鎮。
古代的鎮,跟現代的鄉鎮完全沒法比,甚至連現代一個最落後的村子都不如。
在普通老百姓概念裡,鎮只是鄉的別稱,一個比較大的市集而已。
但其實,作為轄區分劃意義上最早的【鎮】,是始於北魏之初,鮮卑人拓跋珪佔據北方後,也照著漢人模樣做起了皇帝。為防禦更北邊的遊牧民族侵擾,拓跋珪下令修築了某一帶的長城,並在六個隘口處設鎮防守,即懷朔鎮、武川鎮、撫冥鎮、柔玄鎮、懷荒鎮、沃野鎮,時稱【六鎮】。
在當時,【鎮】是一種以軍管方式來管理軍民的行政區劃單位,主政者曰鎮將,統籌轄區內的一切民政和軍務,位高權重。
跟現代軍事制度相比的話,【鎮】有點類似現在的大軍區,但鎮將的權力要比司令員大得多,因為司令員只負責軍務,而鎮將則是轄區內的軍政權一手抓。
而到了唐代初期,這種純軍事的【鎮】就更多了,但都是些小鎮,時稱“方鎮”,鎮將許可權很小,品秩也不高。
只是到了唐代中期,【鎮】的地位開始不斷升高,鎮將的權力也越來越大,那時鎮將稱節度使,節度使完全掌握了一方的軍政大權。正因節度使手中權力過大,才為後來的藩鎮之亂埋下了伏筆。
到了宋朝建立,太祖趙匡胤認識到鎮將權力過大會帶來的危害,為防患於未然,便堅決推行崇文抑武國策,即便是邊境上的軍事鎮,也納入了地方政府所轄。
也就是說,到了宋代,作為純軍事意義上的【鎮】已不復存在,作為商品交易意義上的市集鎮,便開始嶄露頭角。
自宋代始,凡人口不能成縣,而有大量商品交易的稅收之地,則稱為【鎮】,故而有市鎮之說,這點一直延續到明清和現在。
吳思源現在所去的長嶺鎮,就是這樣性質的一個集市居住地點。
當然,到了晚清及北洋時,【鎮】又成了軍隊一種編制單位,就如同現在的“師”或“軍”一樣,但與北魏和唐代的含義則完全不同。
到了民國初年,鎮和鄉才捆綁了在一起,這即是【鄉鎮】一詞的由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