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長老站的高度不一樣,比黃育平他們還要清楚,這一項技術對國家的作用有多大。

截止至2020年,國內的海水淡化工程有多少個?

135個!

海水淡化工程規模是165萬噸/日。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海水淡化工程40個,工程規模1452448噸/日;千噸級及以上、萬噸級以下海水淡化工程50個,工程規模188894噸/日;千噸級以下海水淡化工程45個,工程規模9741噸/日。

這些海水淡化工程分佈在沿海9個省市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城市和海島,主要用途以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為主。

其中,海水淡化用於工業用水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北部、東部和南部海洋經濟圈的電力、石化、鋼鐵等高耗水行業;海水淡化用於生活用水主要集中在海島地區和北部海洋經濟圈的津門、青島2個沿海城市。

每日的淡化規模是165萬噸,一年也不過6億噸。

這個淡化水規模和全國一年五六千億噸的用水相比,不過是九牛一毛。

跟全國一年四五百億噸的缺水量相比,也是相差甚遠。

雖然國內缺水情況嚴峻,但是國家卻不怎麼推動海水淡化專案的發展,現有的海水淡化工程,更多的是科研性質的。

不是國家不想。

而是國家不能。

海水淡化的成本實在過高。

45元/噸的出廠成本價,到終端價格得攀升到六七塊,居民用水端勉強還能承受,但是工農業用水,以及商業用水,根本承受不起。

如果用財政進行補貼的話,海水淡化規模越大,財政虧空就越嚴重,這是一個無底黑洞。

所以國家一直不敢在海水淡化這方面發力。

但現在,【超群集團】弄出來的這門技術,讓二長老看到了未來的曙光,能有效緩解國內越發嚴峻的缺水危機。

二長老對黃育平,關學列他們微微笑道,“小黃,你專程邀請我們過來看這個專案,是有的放矢吧?說說吧,你們集團的吳董是怎麼想的?”

二長老稱呼黃育平為小黃,但對於年齡比黃育平要小得多的吳思源,卻稱呼他為吳董。

稱呼的不同,代表的是二長老對兩人看中程度的差距。

對於這一點黃育平心知肚明,不過他不以為然,也不嫉妒,吳思源做出來的功績讓他有這個資格。

黃育平頓了頓,笑了一笑,說道,“真是什麼都瞞不過您的眼睛!”

“我們集團研發出這項技術後,吳董考慮到全國結構性缺水現象還是比較嚴重的,所以就想大規模在全國的沿海地帶和西北鹹水湖周邊上馬【淡化工廠】!”

“吳董真是有心了。”二長老暗歎一聲,說道,“吳董看來對這項技術很有信心,打算建造多大的產能?”

黃育平聞言,便說道,“初期規劃是6080億噸的淡化水年產量,中期目標是250300億噸的淡化水年產量,因為我們集團的這項技術可以廣泛使用在汙水處理上,預計以後國內的再生水產量也會迎來爆發,年產量能達到200300億噸,這樣一來的話,國內就不會出現水資源缺乏的狀況。”

二長老聽到【超群集團】的“雄心壯志”之後,心裡也感到幾分驚訝,目前國內所有的海水淡化工程加起來,年淡化水產量不過6億噸,【超群集團】倒好,一開口,初期目標就是翻了十倍,中期目標更是翻了五十倍。

他倒不是懷疑【超群集團】的能力。

只要它願意,【超群集團】的資本也能讓它做成這件事情來,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