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極端天氣2(第2/2頁)
章節報錯
北極給人類的印象,向來是一片寒冷的冰雪世界。然而近些年來,北極卻“高燒”不斷,冰川和凍土迅速消融。
吳思源在未來裡面看到,在12月的時候,北極小鎮氣溫將會升到38℃,這是北極的確有史以來氣溫最高的一次,而在以往年份,北極小鎮測到的氣溫才不過是20℃。
這並不是一個好訊息。
氣溫升高,將會導致冰川融化。
融化的雪水匯入江河湖泊,流入汪洋大海,就會直接改變了當地的降水和洋流,使得全球各地的氣候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在冰雪之下還有凍土,這些凍土在高溫之下會開始大面積融化。俄國有2/3的土地都處於永久凍土帶,這些地區建設有許多的房屋、油氣管道和公路鐵路。
而凍土在融化時會讓土質變得鬆軟,甚至形成沼澤地,隨著氣溫逐年升高,凍土解凍越來越深,原有的基礎建設就會遭到巨大的破壞。
但這不是冰川和凍土融化帶來的最大威脅,最大威脅是被封凍了上萬年的遠古生物遺骸和未知的病菌。
2016年的極端高溫天氣就差點引發了病菌大流行。
那一年,北極地區的氣溫比平時高出67℃,凍土融化的速度很快。一頭馴鹿屍體就這樣被解封了,它體內潛藏的炭疽桿菌也乘機重獲自由,快速地汙染了周圍的水流和土壤。並且造成了幾千只馴鹿死亡,上百人感染和1名12歲兒童死亡。
俄國甚至準備殺死當地的25萬隻馴鹿,從而切斷炭疽桿菌的大流行。
…………………………………………………………………………………………………………………………………………
如今,極端天氣頻發。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有兩個主要特徵,第一個是全球平均溫度越來越高,第二個則是氣候變化率增加。
這就意味著可能會出現極熱、極冷天氣。
從降雨量來說,雖然年降雨量的總量上可能沒有太大變化,但卻會出現大雨更大、小雨更小的天氣情況,也就是天氣極端化。
隨著未來氣候變化的加劇,還會出現多種極端天氣疊加的現象,比如說【高溫】+【登革熱】、【高溫】+【乾旱】等等,【暴雨】、【洪水】和【傳染病】也容易同時發生。
而造成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跟人類脫不了關係。
隨著科技進步,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越來越強,所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外如是。
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人類對自然的影響越來越大,反過來,自然也會對人類的活動產生相應的變化。
(感謝書友gq1996的打賞,話說我都看到了好多次gq1996的打賞了,萬分感謝。)
追書神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