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收購和強硬(第1/2頁)
章節報錯
雖然才【新官上任】不到幾天,但是吳思源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卻讓莫羅深感不滿。
吳思源一會斥巨資收購一家可替代玻璃螢幕的製造廠家,這是一家為手機和平板電腦提供顯示螢幕的廠家。
可替代玻璃螢幕其實就是俗稱的透明螢幕,它採用特殊的可切換式玻璃技術,一旦電控玻璃透過透明導線被電流啟用,這些分子就會重新排列形成文字、圖示及其他影象。
電控玻璃因導電後呈現透明,一旦停止導電的情況下,又會變成白色雲霧狀。
在2009年2月的時候,在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韓國lg公司展示了全球首款透明鍵盤手機lg gd900,這款手機集合觸控技術不僅讓使用者有了全新的奇趣操控體驗,還透出一種未來科技的時尚感。
隨後,這種透明技術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時代。
到了2011年的時候,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研製出了透明的鋰電池。
由於連線線路板上電極的電線只有35微米粗,肉眼根本無法捕捉。
兩個線路板連線著透明的鋰電池,便形成了完美的電路系統。
新做好的透明電池擁有不錯的儲電能力。
鋰錳氧化物的儲電密度能夠達到每克97毫安時,鋰鈦氧化物的容量可以達到每克142毫安時,而在經過40個充放電迴圈之後,還能依然分別保留87%和93%的儲能效率。
不過,和傳統不透明的鋰離子電池相比,透明電池的容量還是不足——它只能達到可憐的每升10瓦時的容量,這大概是傳統鋰離子電池的1/10。
但是,這種新型電池理論容量和傳統電池一樣。
&ns基板和電極都做得更薄,以提升儲能密度,或者也可以使用諸如鋰鈷氧化物這樣的電極材料,來讓電池的容量上升到每升50瓦時。
到了2013年2月的時候,這種電池的透明度已經達到了60%,但是其電池容量還比較弱。
其實在2013年的時候,臺灣省的一家科技公司就向外公佈了一款所謂的透明手機產品。
這款產品的特別之處就是幾乎全透明。
它有5毫米厚,能在一塊全面螢幕上顯示出內容,跟普通的手機無異,但是更有科技感。看上去整個畫面就像是ps上去的一樣,非常具有不真實感,也就是這樣的展示讓很多人關注到了這款產品,曾經轟動一時,認為透明手機的時代到來。
不過當人們聚焦在它身上的時候才發現,這款所謂手機產品其實在功能性上被稱之為螢幕才更為合適。
因為手機的諸多功能它都不能自主實現,只有最基礎的顯示屏功能,而且它也不是所謂的全透明,在手機的底部有相當一部分空間被用來在透明面板中嵌入電路板和零件。而這些佔用面積很小的零件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感測器和電池。
不過最終這款手機並沒有上市,至今都渺無音訊,讓人不禁懷疑,這可能只是一塊玻璃而已。
之前的一切只是炒作。
透明手機的概念很火熱。
但是想要真正實現手機透明化,卻十分考驗著人類的科技水平與工業製造能力,機身,螢幕,內部零件等的透明化,依舊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
吳思源穿越過來的時間線是在2021年。
但在2021年的時候,市面上依舊沒有出現一款真正的透明手機。
透明手機,依舊只是出現在科幻電影裡面的一種美好遐想。
但這種遐想,在【頭號玩家】這個世界卻是事實。
已經是2045年的【頭號玩家】世界,除了在vr技術上一騎絕塵,透明手機相關的產業技術發展也已經成熟。
這才是一個世界的寶貴財富。
吳思源透過收購大肆獲取這些技術。
因為一項成熟的技術背後牽扯著很多配套產業。
而這些配套產業也是很至關重要的。
所以吳思源收購了可替代玻璃螢幕廠家還不夠,還要拿出更多的錢去收購其配套產業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