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進化的荔瓶樹(第1/2頁)
章節報錯
火星幾乎沒有磁場,火星的大氣中含有95.97%的二氧化碳,地球的植物基本都難以在這裡生存。
植物需要水,並且需要獲取各種營養物質,以及氮、氧、碳(各種形式)和其他“空氣成分”的混合物才能茁壯成長。加上穩定的光波範圍(來自不同光譜)和相對穩定的溫度,以促進光合作用和繁殖。
而火星的泥土裡含有大量有毒物質,並沒有植物所需要的營養物質。
另外,火星上的大氣壓力還不到地球海平面壓力的百分之二點三,還有溫度,所以,你在火星表面放置的任何植物都會窒息而死,當然,它可能會首先遭受大量細胞破裂和壓力損失脫水而死。
所以,正常情況下,想要在火星上種植植物,都需要建立一個隔絕火星空氣,並且加壓的火星農場,就像男主馬克·沃特尼在自己棲息艙裡做的事情。
不過,吳思源拿出來的【元氣子樹】並不是普通的植物。
它身上泛起淡淡的熒光,抵抗住了火星的氣壓,頑強地生存著。
如果地球上的植物學家看到,一定會驚呼這是生命的奇蹟。
而製造這個奇蹟的人,正用漫遊車,拖著一輛佈滿灰塵風沙的機器回到了棲息艙。
這是吳思源降臨這個世界的第三十天。
也是男主馬克·沃特尼待在火星上的第四十八天。
這檯布滿灰塵風沙的機器是1997年07月04日成功登陸的火星探測器,是人類第一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降落在火星上的火星車——探路者號!
火星探路者號由軌道器、著陸器和旅居者號火星車組成。
全重800千克,其中,著陸器重264千克。
旅居者號火星車,是一輛長0.66米、寬0.48米、高0.30米、重11.5千克的6輪車。
它攜帶攝像頭。
1997 年 9 月 27 日是它最後一次傳輸向地球傳輸資料,這時旅居者在火星上已經工作了近四個月——是其設計壽命的 12 倍。
最後被火星的風沙掩蓋在阿西達里亞平原。
原來的電影裡,男主馬克·沃特尼就是將其挖出來,然後跟地球取得聯絡的。
吳思源也會跟地球取得聯絡,但不是現在,所以,他將火星車帶回來之後,就將其丟在一旁,然後往一公里外的熔岩管道入口而去。
一個小時候。
吳思源來到那處地下空間裡。
那三株【元氣子樹】長得欣欣向榮。
每一株都起碼有三四十米高。
白色葉子形成的華蓋幾乎將整個地下空間頂端給覆蓋了。
【元氣子樹】吸收陽光和二氧化碳,進行特殊作用反應,釋放出元氣和氧氣。
雖然穿著宇航服,但是吳思源能感覺到,整個地下空間裡,空氣的成分發生了變化。
氧氣的佔比變多了,二氧化碳的佔比變小了。
不過氣壓的變化不大。
所以地球人還是不能自由呼吸這裡的空氣的。
吳思源用手撫摸【元氣子樹】的樹幹,精神隨著樹幹往下不斷蔓延,看到泥土下面盤根錯節的根鬚,深深扎入岩石裡面,往下延伸上千米,插入火星深處水脈裡面,瘋狂地汲取著鹹水,轉化成自己的生命之源。
他頓時便明白,往後一年裡,他不需要再擔心這三株【元氣子樹】的生存問題。
當然,想要依靠這三株【元氣子樹】就徹底改變火星的環境,使其適宜地球人類的生存,吳思源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然,吳思源的目的也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