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源給何佑曼培育出來的最優秀的肉牛品種,取名為【安溪牛】。

這種【安溪牛】,同等情況下,養殖成本比其他品種牛,要低百分之五十以上,口味又不會輸給【日本和牛】太多,尤為難得的是,這種【安溪牛】,它的產奶量也不會太差,一年母牛產出的牛奶平均也達到了5000千克,不比國內的黑花白牛差多少。

已經可以算得上乳肉兼用型的牛種了。

但這個產奶量,面對何佑曼以【荷斯坦奶牛】為母本,與國內國際多種牛種進行雜交,以培育奶牛為目的人工選擇出來的新品種,就完全不值一提了。

這個奶牛新品種,可能是含有【挪威紅牛】的基因,體毛是紅褐色的,體型屬於中大型,母牛腹大而不下垂,胸部發育良好,**大小適中、分佈均勻,乳靜脈大而彎曲,乳井大而深。母牛泌乳性良好,泌乳期300320天,產奶量在2500028000千克之間,生鮮乳脂肪含量4.5%、蛋白質含量3.8%。肉用價值高,淘汰母牛屠宰率51.7%,淨肉率45.8%;營養良好的淘汰公牛,屠宰率可達61.1%,淨肉率55.1%。

這些標準,都遠遠超過國際指標。

何佑曼培育出來的這種奶牛品種,平均產奶量更是【荷斯坦奶牛】的一倍以上。

其中優秀者,一年產奶量更是達到了43455千克,早就重新整理了世界記錄。

只是這些情況都是在【神農角空間】的附屬空間裡出現的,所以不為世人所知。

而吳思源也不會無聊到將這種情況告知出去就是了。

吳思源給這種新的奶牛品種,取名為【安紅牛】或者叫【安紅奶牛】。

當然,【安紅牛】產奶量如此誇張,它對食物的採食量也是非常大的。

不過好在【安紅牛】適應性強,耐粗飼,抗疫病能力強,所以綜合下來,養殖成本還是比【荷斯坦牛】要便宜百分之八十以上,而生產出來的牛奶,品質要強過百分之三十,遠遠超過歐洲標準或者美國標準。

吳思源在現實世界裡做生意做慣了,腦海裡都有一種慣性思維了。

當何佑曼培育這兩種指標遠超國際其他牛種的肉牛,奶牛之後,吳思源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將實驗成果轉換為商業成果。

吳思源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不過好東西要留給國內,吳思源不會在美國開公司。

所以他在美國花錢請了一個職業經理人幫忙打理一下牧場之後,就馬不停蹄地趕回了國內。

在國內,吳思源找到了原主居安以前的朋友——王凡,打算一起做生意。

王凡是原主居安在大學裡的舍友,兩人關係非常鐵。

雖然王凡家裡很有背景,屬於三代人物,但他們之間相處得很不錯。

(祝我的讀者新年發大財,當然,最好我也發。)

追書神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