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吳思源經歷的世界多了,心境修為還是有一點,要不然真耐不住這樣的折磨。

…………………………………………………………………………………………………………………………………………

吳思源看著青木實驗了果肉的效果之壺,對自己結出來的種子就更加期待了。

它終於下定了決心拿出一枚種子出來種植,經過幾番考量之後,最終選中了700米外的溪流連線到湖泊的那個口子。

青木用【念感】驅動種子,挖坑,埋土,澆水。

沒有施肥,也不需要施肥。

雨季到來,陰雨連綿不斷。

那枚種子也終於破殼。

這讓青木很是欣喜。

青木將【念感】附上去,不想立刻有了變化。

一種柔嫩,倔強的感覺浮上青木的心頭,而且四周彷彿有一股力量在禁錮著它,讓它憋屈異常,甚至有一種喘不過氣的感覺。

青木發覺自己好像變成了那枚種子。

他心裡大驚,想要退回本體,但是以往念動即返,現在卻沒有成功,而且它還發現自己新的身體,也就是種子的身體,在不斷地消耗一種東西,細胞以一種幾何倍的增長速度在分裂。

這是青木的感受。

而在外面,吳思源感應到青木的【念感】進入那枚種子之後,種子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生根發芽,轉眼間,就破土而出,成為了一棵幼苗,露出了嫩黃嬌小的葉芽。

這時候,青木才能將意念收回本體,察覺到剛才發生的事情。

時間一天天過去。

小幼苗在青木的照顧下茁壯成長,以前青木遇到的害蟲危機,不會發生在幼苗上面。

青木還發現,自己的意念可以輕易附身在它上面,並且可以自由掌控它們,而且,【念感】的距離還有了一定的增幅,大約百分之二左右。

青木沒想到子樹居然有這種能力,這對它倒是意外之喜,於是它不再藏著掖著,而是把剩下的11枚種子全部拿出來,分別種植在山谷周邊,青木【念感】能輻射到的地方。

種的最多的地方是山谷周邊的山頭。

因為種的高,青木發覺自己的【念感】增幅會大一點。

三個月後,這些種子都已經長到了1米高。

青木迫不及待地用【念感】將所有的子樹連線起來。

然後吳思源便感應十二棵子樹包圍起來的地方,籠罩著一張無形的意念之網。

意念之網的中間就是青木。

這意念之網讓吳思源有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感覺自己就像被蛛網粘住的昆蟲。

吳思源覺得,青木很大機率也能感應到他的存在。

這跟之前單線的【念感】覆蓋區域不一樣。

吳思源可以輕易避開青木【念感】,但只要他在這片區域裡,就會被這【念感之網】所感應到。

除非他離開這個區域。

但青木是這個世界的天命之子,是主角,不到萬不得已,吳思源是不想離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