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付費使用者激增,隱藏多年被揪出(第2/3頁)
章節報錯
一些普通噴子倒是無所謂,他們人微言輕,只要刪除掉相關言論,過段時間,就可以【重新做人】,畢竟網際網路沒有記憶。
但是一些大V,就不一樣了。
他們名聲大,雖然帶來的影響力也大,但相應的,盯著他們的人也多。
一個處理不好,就會被人拿著一件事反覆鞭屍,嚴重一點,還是被人肉搜尋,而且也無法繼續【恰飯】了。
他們頭疼不已,只好裝聾作啞,避避風頭。
但網際網路總是不差找事的人。
他們是想低排程過這段時間再出來做【民意代表】,但總有人揪著他們的小辮子不放,而且網路人才又多,他們想出來解釋幾句,都會被人一一駁斥,罵到無話可說。
而隨著新版本的【亞里】和【京東】電商平臺相繼上市,同樣擁有了【智慧試衣間】的它們,更是讓這些原先罵得兇的人啞口無言。
國內的電商到底還是【亞里】和【京東】的天下。
在兩家電商平臺不留餘力的宣傳下,【亞里】和【京東】被【亞馬遜】平臺搶走的那一點市佔,又很快被奪了回來。
而【試鏡】軟體的國內使用者也迎來了火箭發射般的直線增長。
尤其是國內剛好趕上了春節,國人有購置新衣的習慣,刺激了【試鏡】付費使用者的增長。
原本只有兩百萬出頭的付費使用者量,在新版本的【亞里】和【京東】平臺軟體出來的一個星期之後,付費使用者量就達到了一千一百萬,此時國際付費使用者是兩千三百五十萬。
而一個月後,國內的付費使用者量達到了七千三百萬,國際付費使用者達到了兩億一千萬。
有這個成績,除了是【試鏡】軟體切實地滿足了使用者的需求之外,電商平臺不留餘力的宣傳,也是極其重要的一點。
正常的話,如果想要達到這樣的宣傳力度的話,那麼其中花費要數億不止,甚至十幾億都很正常。
但現在,【試鏡】軟體一分錢不花,依靠電商平臺的宣傳和使用者的【自來水】,就獲得了爆發式的增長,口碑和營收雙爆棚。
據估算,2016年12月2017年1月之間,光靠付費使用者,【試鏡】軟體帶來的營收,國內就有10.95億元,國際的營收更誇張,超過了76.81億元,總營收87.76億元。
如果每月能保持這樣的收入,一年營收就能得到1053.12億元。
按照國際慣性,在不避稅的情況下,跨國企業要繳納28%42%的稅,按照35%來計算的話,再扣掉其他的運營成本,就算它15%好了,加起來的話,也有50%的利潤,也就是說,1053.12億元的營收,能有526.56億元的利潤。
當然,這是估算的情況下,實際利潤會更高。
而這一點,不僅僅是超群集團的高管注意到了,外界一些人士,也發現了【試鏡】軟體暴火而帶來的暴利。
秉承母公司一貫以來的低調,【試鏡】軟體專案工作人員,並沒有對外公開付費使用者數量,但它們不公開,不意味著其他電商平臺不公開。
一個月後,隨著【亞里】率先對外交出了成績單,其他用了【試鏡】軟體服務的電商公司,也相繼發表各自的成績單。
畢竟它們很多都是上市企業,要為股價負責。
成績單裡,除了這段時間增長的交易額的話,最受關注的是它披露了自家平臺使用者轉化成【試鏡】付費使用者的轉化率和具體數量。
將所有電商平臺披露出來的數量加起來,就可以得到一個大差不差的【試鏡】軟體總付費使用者量。
然後再乘以相應的使用費用,扣掉成本,最後得出來的利潤結果,讓很多有心人都嚇了一大跳。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
一出名的話,很多人的目光就關注了過來,一些東西就隱藏不住了。
2017年1月26日,趕在除夕的前一天,網路上突然出現了一篇文章——《抽絲剝繭,從農業到網際網路行業,一個你不知道的商業帝國,國內的真正首富》,並在極短的時間內,被無數人分享在朋友圈和其他社交平臺上。
兩個字——火了!
文章這樣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