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外賣的市場已經培育出來,很多商家不得不仰人鼻息,很多時候心有怨氣,也不得不嚥下這口氣。

【神農果園】這件事情鬧到最後,也是這樣,平臺說會嚴懲犯事的【bd 經理】,關掉【新客優惠】活動,並且保證不會再發生這樣的事情。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麗團外賣】方面果然是秋毫未犯,真的沒有出現這種強制上線活動的事情。

當然,風聲過後,【神農果園】的運營部經理發現自家果園在【麗團外賣】上面的排名似乎下降了。

找【麗團外賣】的業務經理,該業務經理說是由於平臺最近新上線的新店鋪太多了,影響到了排名,之後就會恢復。

新店有一段時間的排名保護期。

不過該業務經理的說辭也是搞笑了一點,搞得【神農果園】的運營部經理是三歲小孩一樣,什麼都不懂。

不過那時候【神農果園】的重心不在【麗團外賣】身上,於是改運營部經理也懶得理會。

倒是【神農果園】因為【糯米滋】荔枝的事情,搞得名聲遠揚。

就算沒有活動,就算貴,還是有不少的客戶,在【麗團外賣】上面下單。

【神農果園】在【麗團外賣】上面的銷售額是不減反增,倒是把後面的【bd經理】給看傻眼了,他把流量都給了同為水果連鎖企業的【千果園】、【佳果園】,但兩家的線上銷量加起來,硬是幹不過【神農果園】!

該【bd經理】也只能無可奈何。

畢竟【神農果園】是一有有獨家競爭力的水果店,跟外面一般的水果不同,品牌知名度也高,不像一般的小店受【麗團外賣】的擺佈。

時間到了2016年。

【麗團外賣】的市場實際佔有率是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客戶是習慣了線上點單,相應的,【神農果園】的線上營業額也是越來越多,佔到了整個店鋪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一些靠近寫字樓的店鋪,佔比更高。

前段時間,【麗團外賣】連鎖品牌換負責人了。

上臺沒多久,他就上門拜訪【神農果園】。

一個佔據了【神農果園】百分之三十銷售額的渠道方,值得蘇世賢親自接見。

兩人先是進行了友好的交流,最後才是委婉地說出了來意:希望【神農果園】讓利,上線各種優惠活動,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下單,也拉昇【神農果園】的線上營業額,達成雙贏的局面。

蘇世賢沉吟一下,便道,雙贏一直是他們集團公司的追求,不過公司本小利薄,如果讓利的話,就是虧本買賣。

他覺得,消費者願意在【麗團外賣】上面下單購物,一定是【麗團外賣】上面有什麼東西滿足了他的需求。

有的是因為優惠,有的因為是便利,有的是因為良好的服務,而有的,則是因為產品。

【神農果園】一直以來,秉承著就是用最好的產品去服務消費者。

反過來,這一類的消費者,也因為相同的原因,所以才選擇【神農果園】。

這是一種雙方的選擇,而選擇【神農果園】的客戶,也越來越多了。

這一點從這幾個月來的線上銷售資料來看,就可以看出。

所以他覺得,他們公司現在要做的,是用更好,更穩定的產品去服務消費,而是單單用優惠。

用優惠吸引過來的客戶,終究也會因為優惠而選擇離開。

這不是他們公司要的消費者。

追書神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