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融合,沉眠,迴歸(求訂閱推薦月票)(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2016年春節過後,隨著各大產業擴容擴招,【超群集團】僱傭的總員工人數,更是進一步膨脹,達到了11000人。
人數只要一上萬,光是管理就是一件很費勁的事情。
就算吳思源有管理層輔助,就算吳思源把很多權利都下放了,但每天依舊忙得不可開交,有數不盡的報告要看,要簽名。
更是有一些事情,是吳思源不得不親自去處理的。
完全沒有電視劇裡那些霸道總裁的悠閒自在。
只能說,這就是現實啊!
往往有錢有閒的都是富二代富三代,而富一代,那是勞累的命,雖然有心的話,可以時不時換個口味,畢竟臉盲。
言歸正傳。
進入2016年5月份,位於桂省龍化縣的【生活垃圾處理廠】就突然收到政府的鄭重通知,在16日那天,將會有中央環保部的領導下來視察,讓他們做好準備和接待。
為什麼一個投入運營至今不到5個月的【生活垃圾處理廠】會被環保部的大佬看上呢?
這當然不是吳思源背後運作的結果。
他根本就不屑,而且也根本做不到這一點。
完完全全是本分工作做得太好了。
龍化縣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才300噸不到,而經過【基地車管家】何佑曼改進後工藝的處理線,每天能無害化處理的垃圾數量就達到了650噸。
工人數量增加和工藝熟悉之後,又增加了一條生產線,然後每日的垃圾處理量就達到了1350噸。
而最先設計的日處理量才500噸一天。
所以很快,龍化縣每天產生的垃圾就不夠【生活垃圾處理廠】吃了的。
【生活垃圾處理廠】先是跟當地政府進行協商和溝通,將附近幾個縣鎮處理不完的垃圾清運給他們處理。
這樣一來的話,【生活垃圾處理廠】每日處理垃圾量就達到了1000噸,平均每日可生產出304噸符合標準的有機土。
但【生活垃圾處理廠】每日還是有350噸垃圾處理的產能沒有得到好好利用。
閒置是不可原諒的浪費。
更別說,【靈泉有機化肥工廠】現在對各種有機土是垂涎欲滴,來者不拒。
畢竟下游的種植業十分需要這東西。
於是,【生活垃圾處理廠】先是盯上了龍化縣內幾條汙染嚴重的河流,僱人將漂浮在水面上的各類垃圾和水葫蘆之類的水生植物打撈走。
經過【碳氫化合物降解菌混合體】處理和乾燥後,剩餘的垃圾就很好進行分揀處理。
處理完水面的垃圾之後,水底的淤泥也沒有放過。
畢竟有【神農1號】蚯蚓,水底淤泥超標的重金屬還是可以得到有效處理的。
當地政府看到這一幕,也順水推舟地推出了《河流管理條例》,禁止居民隨便往河流裡傾瀉垃圾,也嚴控本地一些工廠隨意亂排汙水。
這樣雙管齊下之後,當地散發著惡臭的幾條河流,居然起死回生了,不知道是從哪裡游回來的,還是有人投放的,慢慢地居然有魚蝦出現。
當然,【生活垃圾處理廠】這一舉動也不虧本,政府有相應的補貼。
追書神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