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保健效果(第1/2頁)
章節報錯
成本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候裝置損壞,額外產生的成本就十分誇張。
而【生活垃圾處理廠】盈利點主要是兩個,一個是出售分揀回收的資源,比如說塑膠,紙張,金屬物品還有電等等。
另一個則是政府補貼費用。
政府會在垃圾處理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進行補貼。
垃圾的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分類成本、收運成本、中轉成本、運輸成本、處理成本以及環境監測成本。
以2014年的越省陽城為例子。
不計算【源頭分類成本】和【環境監測成本】,陽城在【收集清運過程】之中花了135元,【中轉過程】花了15元,【運輸過程】花了84元,【處理過程】成本最高,花了168元。
也就是說,陽城2014年每噸垃圾從“收集清運”到“處理”(不含“源頭分類”以及“環境監測”)的花費約402元。
若以2014年陽城市中心城區年度垃圾量3525844.03噸進行計算,則相關的費用支出需14.17億元/年。
而實際上,這個費用只會高,不會少。
吳思源投建的【生活垃圾處理廠】只是涉及到垃圾的【處理】環節。
桂省這邊經濟可沒有越省發達,政府給處理廠的補貼也不高,只有130元。
這個成本對於一般的【生活垃圾處理廠】來說,是很難盈利的。
但對吳思源來說就不是問題了。
透過政府補貼收益和出售回收產品,售賣發電,扣掉裝置折舊成本,人工成本,平均下來,吳思源的【生活垃圾處理廠】處理一噸垃圾還可以盈利80元。
日處理500噸垃圾,一天就可以盈利4萬元,一個月就是120萬元。
一年就是1440萬元。
其他高管都不知道,吳思源把賠錢的垃圾堆肥工廠,又變成了一個生金蛋的母雞專案,而且還解決了【靈泉有機化肥工廠】的有機肥來源問題。
這個【生活垃圾處理廠】剛開始運營的時候,還不敢火力全開,只敢清運100、200噸的垃圾過來處理。
但隨著垃圾處理廠工藝越發嫻熟,清運過來的垃圾是越來越多,甚至超過了原本設計的處理量,達到了650噸/天的消化量。
平均下來,一天可以產出198噸的有機肥。
大量優質的有機肥能夠穩定地提供,讓【靈泉牌有機液肥】的產量就“轟”的一聲,狂漲上去了,其他的幾個種植專案也可以有序推行。
首先是【紫艾蒿種植園】。
關學列做事雷厲風行,年終會議結束後沒多久,他就跟桂省幾個地方政府簽下了合同,承包了4萬畝的土地,建立起八個【紫艾蒿種植園】,並招聘了足夠人手,透過以老帶新的形式,建立起了合格的種植團隊。
而在【靈泉牌有機液肥】產量暴增之前,就已經完成【紫艾蒿種植園】的土地平整,通水通電,以及幼苗種植。
在【靈泉牌有機液肥】到位之後,各個種植園的紫艾蒿就以旺盛的姿態生機勃勃地生長著,散發著獨特的香味。
其次是【蟠桃園】。
原先的種植基地裡,蟠桃的種植面積只要三千畝左右。
這些蟠桃可不是普通的蟠桃,是吳思源從【倚天屠龍記】世界裡帶出來的靈植【崑崙蟠桃】的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