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茲的一舉一動都在她的意料之中,一切都按照他的意念在行走。

“但我需要停留一陣子。”麗茲又說道。

“沒關係。”吳思源輕聲道。

“大概要好幾個小時,如果你不介意的話。”

吳思源一聽,知道是女主麗茲心裡還有戒心,所以他以退為進,道,“嘿,要是你覺得不方便的話,我可以坐公共汽車。”

“不,不,不,沒關係,沒關係,你不是精神病人。對吧?”女主麗茲一聽,心裡那點戒心也不翼而飛了,連忙笑著說道。

“我若發現精神病苗頭,你早就被踢下車了。”女主麗茲霸氣地說道。

其實這也是在警告吳思源的意思。

吳思源咧嘴一笑,道,“好的,女俠。”

“好的!”

“一言為定!”吳思源伸出了手。

女主麗茲楞了一下,旋即也伸出了手,跟吳思源手握手!

兩人又在店裡呆了一下,處理了手續的手尾,然後女主麗茲就帶著吳思源,坐上了她的越野車,賓士在空曠的公路上。

一路上,在吳思源的巧舌如簧下,女主麗茲對吳思源的好感度大增,覺得吳思源是一個幽默的人,思想觀念十分合拍。

女主麗茲卻不知道,吳思源現在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從無數的未來可能裡面,選出來的最好的。

可以說,女主麗茲的一舉一動,都在吳思源的掌握之中。

他說什麼話,女主麗茲會有什麼反應,吳思源都一清二楚。

他就像盤旋在時間軸上的蜘蛛,女主麗茲就是他網裡的獵物。

女主麗茲註定是在劫難逃。

幾個小時之後。

兩人來到一處印第安人保護區,四周的景色比較荒涼和原始,四周行走的大多是黃色面板的印第安人。

說是保護區,其實還不是一座自由的囚牢。

說起來也是搞笑。

為什麼上億人口的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需要進行【保護】?

還不是因為受到了這些來自歐洲的殖民者的屠殺!

公元1620年的時候,【五月花號船】滿載英國受迫害的清教徒到達美洲。

當年冬天,不少人飢寒交迫,染病身亡。在印第安人幫助下,新移民學會了狩獵、種植玉米、南瓜,並在來年迎來了豐收。

印第安人救了他們,換來的卻是槍和血。

在公元1500年,居住在美國境內的印地安人總人口在3000萬至一億之間;到1890年,美國印第安人的人口只剩下38萬人,曾經驕傲的印第安人成了被圈養的保留人種,在最貧瘠的土地上生活。

到今天美國印第安人不到400萬,佔美國總人口1.2%左右。而且純血的印第安人已經鳳毛麟角,混血後代大多為男性殖民者與印第安女性的後代。

當世界都在指責**德國對猶太人滅絕政策的時候,卻沒有多少人去指責美國,從開國之初就對印第安人進行有組織、有針對性的滅絕屠殺。

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在1779年親自指揮針對印第安人的大屠殺,士兵將被殺死的印第安人剝皮做成長統靴。

《獨立宣言》起草人、提出“所有的人都是生而平等”的美國第三屆總統托馬斯·傑斐遜曾經指示美國人必須“滅絕印第安人或者將他們驅趕到我們不去的地方。”

美國總統詹姆斯·麥迪遜對於屠殺印第安人的行為給予物質獎勵,美國人每殺死一個印第安兒童、婦女獎勵50美元;殺死12歲以上青壯年印第安人男子獎 100美元。

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遜曾宣佈:“有必要滅絕全體印第安人部落”。

在美國總統寶座的豐功碑下,是累累印第安人的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