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調味品的江湖 (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兩年,【嘉味調料品有限公司】還沒有跟旗下的經銷商鬧到對峙公堂的地步,就是有輝明的原因。
當然,這些經銷商過期貨的問題,還是得處理的,只是暫時被董輝明壓下去而已。
董輝明對於吳思源剛接手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找他並不感到意外。
所謂【將擇兵】,【兵也擇將】,對於這個新東家,董輝明也想見一見,聊一聊。
要是跟林曉風一個樣,那就恕他不奉陪了。
他可沒有多少時間在這裡陪人家耗了!
【海天調味有限公司】一直像挖他來著,只是他之前念著老東家的舊情,所以不為所動。
新東家就沒有這樣的顧忌了!
吳思源還不知道這位營銷總監有這樣的心思。
他見到董輝明之後,很直接就問道,“董總,你身為公司的營銷總監,對調味品行業和公司未來的發展是怎麼看的?”
營銷總監董輝明聞言便是一震,他知道這是新東家對他的考驗。
他思考了一下,便道,“近幾年來,我國調味品行業發展迅猛,一直保持著20%以上的市場增長率,目前調味品行業總產量已超過1500萬噸,成為食品行業中新的經濟增長點。可見調味品行業還是一片藍海!”
“這一行業主要有幾個特點!”
“第一,市場潛力巨大。據統計,全球每年調味品營業額高達2180億美元,佔食品工業額的10%左右,是典型的【小產品、大市場】。而目前,我國調味品產業的總產值為1300億左右(約合200億美元),佔比還不到世界調味品市場總量的10%,行業年均增長率都保持在10%左右。”
“與世界調味品行業規模總量相比,我國調味品行業的發展差距是顯而易見的。可見,我國調味品市場存在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吳思源聽了點點頭,這個董輝明還是有一點料的!
董輝明繼續說下去,他現在說的,都是他平常對行業的思考,“第二,地域特徵明顯。調味品是從我國傳統的飲食文化中衍生出來的一個行業,其區別於其他行業的最大特點是受制於各地不同的飲食文化,具有明顯的地域性。”
“比如,我國醬油市場的規模為500萬噸,海天作為目前最大的醬油類調味品企業,產量卻僅佔全國醬油總產量的8%,主要原因就是醬油企業集中度不高,呈現出【諸侯割據,區域為王】的業態。而著名的【四大名醋】,也主要在各自的根據地呈主流消費,同樣具有明顯的區域性。”
“目前,調味品行業內的整合只是集中在一線品牌對中高階市場份額的爭奪,對中低端市場的衝擊力依然非常有限,這意味著調味品行業的商機無限。”
“所以調味品企業應及時抓住這一發展機遇,突破地域文化的差異以及傳統工藝的束博,用現代化大生產體系取代原始的手工工藝,更重要的是,要大力進行產品、口味和生產技術的創新,如在傳統行業中注入時尚化的元素,這將是調味品行業高速發展的原動力。”
“第三,外資品牌佔主導。國內傳統的調味品企業大多從國營企業轉制而來,因受企業機制的影響,大多形成了僵化、固化的經營風格,因此企業競爭力不強。”
“近十年,隨著大批外資企業進駐中國,我國調味品市場正在經歷著一輪輪大的行業洗牌。經過數年的行業整合,我國部分調味品企業已經被外資控股或收購,在各個細分品類中,已基本形成了以外資品牌為龍頭的市場佈局!
“雖然這些外資品牌已佔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但是多數產品定位為高階市場,尚未對我國的調味品行業產生重大的影響。國內調味品企業如果能抓住這一有利契機,勢必能成功佔據調味品行業的部分市場份額。”
“所以我認為,調味品行業還是有著無限的商機,公司能夠有所作為!”董輝明總結道。
“那你認為我們公司要怎麼發展?在大企業,外資面前,我們可謂是勢單力薄?”吳思源又考驗道。
“無可否認,面對大企業和國際調味品巨頭,中小企業在經濟實力、技術資源等各方面都不佔有優勢,很容易受到知名品牌的排擠和擠壓,生存環境日益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