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靈水球】放入之後,那些原本有些萎靡的黃鱔,就像吃了【西地那非片】,一個個是生龍活虎,連帶著,放入水溝或者池塘裡面,作為黃鱔食物的水草還有泥鰍,都是神采奕奕。

讓幾個加入合作社的村民,看的是笑逐顏開,盡誇吳思源是一個能人,有本事!

但【靈水球】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

因為【靈泉之水】的效果會不斷稀釋,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重新放入【靈泉之水】。

現在還是加入【黃鱔合作社】的村民少,吳思源還應付得過來,但以後要是多了,幾十家,上百家,要吳思源每隔一段時間,就一家家地去給他們放【靈水球】,這也不現實啊!

吳思源思索了好久,終於讓他想出了一個辦法:辦飼料廠!

黃鱔的飼料廠!

而且,不做幹飼料,專做溼飼料!

飼料廠的用水,就由吳思源提供,使用【靈泉之水】!

這樣一來的話,吳思源就方便許多了。

一方面,吳思源不用挨家挨戶去給人家【送水】,另一方面,透過他特製的【黃鱔飼料】,他也可以保證和控制黃鱔的品質。

當然,這種方法養殖出來的黃鱔,肯定是無法跟吳思源院子裡的黃鱔品質相比。

辦飼料廠並不是很難。

場地的話,吳思源直接找劉廣聚商量,簽訂合同,每年交足足夠的租金就可以。

這年頭,劉廣聚還巴不得有更多的工廠落戶他們村子。

不過劉家溝實在偏僻,環境雖然好,但交通實在不便利。

這是一個制約的因素!

吳思源手頭上有四十來萬,建立廠房,購買相應的機器,辦一個小飼料廠,也是足夠了!

唯一一個問題是,黃鱔飼料的配方問題。

這年頭不像後世,各種資料在網路上爛大街,很容易就找到!

不過,吳思源還是很快就找到了一個相應的技術人才——趙教授!

趙教授是王勝利的長輩,是大學裡農業學科方面的教授,上次王勝利過來看吳思源院子裡的火頭,趙教授也跟了過來。

來了之後,他就被吳思源院子裡生機勃勃的情景給深深吸引住了,不願意走了!

這段時間他都是借住在吳思源這邊,並且起了在村子裡養老的念頭,找了村裡的村支書劉廣聚,批了一塊宅基地,建起了房子。

房子就建在吳思源的院子旁邊,兩人因此成了鄰居!

當吳思源有次在院子裡跟趙教授聊天的時候,無意之中說起了關於黃鱔飼料配方的事情,趙教授拍拍胸口,當場就說交給他弄!

第三天,趙教授就按照吳思源的要求,弄出了一份黃鱔的調料配方:

以“豆餅、秘魯魚粉、骨粉、玉米麵筋、蚯蚓、啤酒酵母、大豆、血粉”為主要材料,混合吳思源這邊提供的稀釋版【靈泉之水】,以2:1的比例製造而成。

吳思源單獨做過實驗,用這種配方製造出來的飼料,黃鱔都愛採食!

吳思源估算過了,不計算【靈泉之水】的成本價值,用這種配方配置出來的飼料成本在1800元一噸,而正常的飼料成本應該是在30005000元一噸。

在這一塊,吳思源就節省了不少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