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

四年過去了。

還是武當山,紫霞宮,宋青書的住所。

院子裡,宋青書手中精鋼長劍微顫,腳下騰轉挪移,一十三道精妙的劍招使了出來。

讓人驚奇的是,每記招式各不相同,但所刺之處,全是敵人手腕的“神門穴”。

良久,宋青書收劍回鞘,立於原地,額頭微微冒汗,口中輕輕喘氣。

這些年,吳思源沒少給自己開小灶,【神農角空間】裡面資源還是不缺的,無論蜂蜜還是魚肉,或者是水果,各類調料品也準備了一大堆,充足的營養之下,讓他的身高已經竄到了一米六。

在這個時代,很多成年人都未必有他高。

只是還沒有徹底長開的臉頰,才能讓人一臉看出他的年齡不大。

“青書。”一道沉穩的聲音從院門口處傳來。

正在靜靜調息的宋青書抬頭望去,是一個身穿道裝,神情沖淡恬和的儒雅中年人。

不是這具身體的父親宋遠橋又是誰?

“父親。”吳思源給宋遠橋行禮道。

“嗯。青書,你這門【神門十三劍】為父觀之,已有幾分火候,繼續勤學苦練下去,必能在再上一層樓!”宋遠橋手撫長鬚,老懷開慰地說道。

對於這個兒子,宋遠橋是十分滿意的。

尤其是四年前,這兒子像是突然開竅了,變得對武學熱忱起來,勤學好問,日夜練習不斷。

而且對於武學的悟性大增,在武功方面可以說是一日千里。

他的師傅武當派掌門張三丰本來因為五師弟張翠山失蹤而日夜惦記,神傷不已。

而宋青書的出色表現,吸引了師傅張三丰不少的注意力,讓他老人家不至於那麼難過!

從這方面,宋青書就功不可沒。

不過,他今天過來這裡,卻不是為了誇讚自己兒子武功的。

面對自己的兒子,宋遠橋無需拐彎抹角,直接開門見山地道,“青書,你的《武當基礎心法》已至巔峰,我稟明你師祖之後,特批允許你修煉本門的高深內功心法——《武當九陽功》!”

“這門《武當九陽功》博大精深,你要好好修習,切不可三心二意!”宋遠橋諄諄告誡道,其實以宋青書這幾年練功狂的表現,宋遠橋大可不必如此,只是不這樣說的話,宋遠橋就不知道該如何教育自己這個早慧的兒子了。

“是,父親,孩子一定用心修習,不墮武當威名。”吳思源落地有聲地說道。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要不是宋青書根正苗紅,他想這麼快就拿到《武當九陽功》的修煉資格,還真沒有那麼容易。

宋青書的《武當基礎心法》練滿之後,曾經有兩個選擇餘地。

一個選擇就是修習《武當九陽功》。

這門內功心法來源於《九陽真經》,雖然內容不過是原本《九陽真經》的十分之一,但融入了武學天賦驚世駭俗的三豐真人的修習心得,已經是江湖上一等一的內功心法。

武當七俠都是修煉這門內功心法。

另一個選擇則是修煉本門最高內功心法——《純陽無極功》。

這門內功心法也是由武當派祖師三豐真人所創,融合了道教功夫之精華,內外雙修,動靜結合,內練五臟六腑,外練筋骨皮。

透過長期吸運、閉、噴氣,並配合身體外部、軀幹、四肢的一系列特定動作的鍛鍊和排打,達到卻邪扶正,治傷除病,外可抗擊承打之功效。

老實說,《純陽無極功》是晚年三豐真人推陳出新之作,是他一人內功修為的總結昇華,在高明精深上,肯定是勝過《武當九陽功》一籌。

不過吳思源在這方面另有想法,所以拒絕了宋遠橋為他求取《純陽無極功》的資格,轉而選擇了《武當九陽功》。

《武當九陽功》也是一門上乘的功法,既然自己兒子想要學習這門功法,宋遠橋自然是不反對的。

所以他又撫須頷首,道,“嗯。你且進房坐下,為父運功進入你體內,讓你熟悉下本門《武當九陽功》的執行路線,日後你按照此路線執行內氣,有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