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華尋到皇后,“皇后娘娘……”

皇后制止了她接下來的話,沉聲道:“跟我去永壽宮。”

永壽宮是當今太后的居所,而太皇太后則居於福慶宮,雖然已耄耋之年,滿頭銀髮猶如一位老壽星,早已不管宮中之事,甚至就連太后都很難見到她。

即便是在陛下的萬壽節或者是除夕宮宴,也都好些年沒露面了。

陳芳華見皇后娘娘的舉動,心頓時沉到了最深處。

走出鳳儀宮,皇后娘娘拉著陳芳華上了鳳鑾,轎攆一路往永壽宮去了。

途徑兩處宮殿,裡邊都是女人的哭喊求饒,聽的陳芳華身上汗毛倒豎,恨不得捂住耳朵。

皇后大概是察覺出了她的心悸,摸著她的頭,輕聲笑道:“別怕,太后會護住咱們的。”

讓後宮裡的女子,為一出身尋常的宸貴妃殉葬,陛下也真敢想。

雖說大盛朝一直都是殉葬制度,可在這皇宮裡,能用后妃殉葬的,只有歷代帝王。

宮裡的女子為何發了瘋的想得到陛下的寵愛,除了生下個兒子有機會問鼎天下,最重要的一點,帝王駕崩後,無子的后妃都需要殉葬。

皇后除外。

她乃大盛皇后,後宮之主,天子髮妻,斷沒有殉葬的道理。

莫說皇帝不敢,真要這般做了,謝家的江山恐怕都要易主。

理由很充分,有違人倫,天理不容。

鳳鑾停在永壽宮,皇后帶著陳芳華入內。

“見過母后。”

陳芳華在皇后身後跪下,“參見太后娘娘。”

太后看著她們倆,含笑讓她們起身上前,拉著皇后坐在身邊。

“知道你要過來,還沒用早膳吧?正好我也沒用呢,咱們一塊兒,這丫頭也過來吧。”

陳芳華笑著福身:“多謝太后娘娘。”

“哎,你們能來,我高興還來不及呢。”在這宮裡,太后娘娘過得也是寂寞了些,好在皇后經常往永壽宮跑,也經常會帶著陳芳華過來。

其他的后妃一門心思的想得到陛下的寵愛,誕下皇嗣,可沒那心思來陪著她。

三人誰也沒提及前朝和宸貴妃的事情,圍坐在餐桌前,邊吃邊聊,和其他宮裡比起來,外邊腥風血雨,這裡則歡快悠閒。

與此同時,皇帝頒佈聖旨,因宸貴妃薨逝,勒令天下守孝三年。

此道詔令一出,莫說是世家,就連尋常百姓都覺得離譜。

那只是區區一個貴妃,憑什麼讓他們守孝三年。

先帝駕崩後,天下也不過是茹素三個月。

文武百官以及世家那邊對此紛紛報以譴責,朝中宰執以及六部官員紛紛上奏,言及種種有違祖制,堅決不能放縱。

永壽宮這邊也聽到了拿到聖旨。

陳芳華心裡有很多的話要問,反倒是太后和皇后一副不在意的態度。

大概是看出了陳芳華的心思,太后笑道:“倒是難得聰明瞭一回。”

陳芳華規矩的坐在下邊,沒敢問。

皇后附和著點頭,“母后覺得,他們會怎麼選?”

“三年。”太后擦拭著眼前的黑色棋子,“那些人熬不住的。”

“這般看來,宮裡可就能清淨許多了。”皇后輕抿一口茶,“以前著實熱鬧了些。”

“先帝再世時,宮裡的后妃也不過三四十人,你的確比我那時候累多了。”

太后將黑子丟到罐子裡,繼續說道:“百年之後,你可有怨?”

皇后捏著杯蓋,輕輕捋開碧綠的茶葉,笑道:“母后別擔心我了,我不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