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霧霾都別想蓋住(第1/3頁)
章節報錯
生書,熟戲,聽不膩的曲藝。
相聲最有味道的部分,便是墊話。
同樣的正活,不同演員來墊,便能生出不同的味道。
除了墊話,換底、改包袱、添包袱,同樣如此。
一個曲目,樑子不變,剩下的可以玩出花兒來。
而且按門內的老規矩,不是你想不想玩花,而是你必須玩,必須改。
倘若因為把活使老了,讓觀眾喝倒彩,那罪過大了,這是在砸相聲行當的招牌。
沒得推脫,下臺後,自覺跪到祖師爺牌位面前去告罪吧。
倘若師父在場,劈頭蓋臉的抽上你幾竹鞭,這都算輕的。
哪怕你年紀已然不小,哪怕你在江湖上已經闖出了偌大的名聲,你敢吭一聲試試?
別說什麼“規矩死板”的屁話。
相聲是吃飯的手藝,飯碗被砸,一家老小是要餓死的。
衣食不飽面前,多嚴格算嚴格?
所以,相聲門自古流傳著一句老話: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也正是有如此的從藝態度,不少經典名段,即便被說了上百年,表演過幾百上千遍,依然能達到“叫彩兒又叫座兒”的效果。
“聽不膩”三個字的評價,也正緣於此。
這是相聲門的榮耀,也是相聲藝人的辛酸。
輕飄飄的三個字背後,掩蓋得是一代又一代相聲藝人的眼淚和汗水!
郭德剛以傳統相聲藝人自居,守得既是這份手藝,也是這份從藝的態度。
只是,守得很難啊!
好在,現在德芸社又多了一位冉冉升起的小角兒。
即便在整個相聲門內,他只算剛剛冒頭,但他身上的光芒已現,連燕京的霧霾都別想蓋住。
臺上的表演在繼續。
唐雲風和小侯爺的包袱一個接著一個往外砸,跟轟炸機投彈似的。
其中有段子裡自帶的,也有倆人隨便誰現場捏的。
一人能捏,另一人便能接。
倆人你來我往,好似高手過招一樣,相當精彩。
臺下的觀眾已經笑瘋了,依然在笑。
進了相聲的主場,你笑與不笑,那可由不得你。
倘若連這點都做不到,那便是演員沒有能耐。
《燕京話》,屬於侯大師的經典名段。
因為唐雲風墊話的不同,演出了別樣的風采。
說什麼封神之作,太過玄乎,但班子裡從此肯定多了一段經典。
而且因為墊得太瓷實,原本十來分鐘的段子,愣是半個多小時才使完。
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