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時代。

事件既重要,又不重要。

它得加上宣傳,才能最終成為爆點。

5日的新歌釋出會一結束,第二天緊跟著來的宣傳,便開始爆發。

“唐雲風”“相聲歌手”“斷橋代言人”“德芸社”“浙浙衛視”,各種關鍵詞頻頻出現。

《彩鈴》活動主辦方,基於壓力,或是藉機炒作,直接發了第二份宣告。

明說不可能,但字裡行間多少能看出來點道歉的意味。

西湖景區,也適時的發聲,感謝唐雲風為西湖文化的推動,所做出的貢獻。

郭德剛在外地,藉助媒體採訪之機,同樣明裡暗裡炮轟了不少人。

陌生網友,見原本一個小明星,竟然引起如此多的關注,自然也沒有不參與的道理。

於是,各方匯聚,愈演愈烈。

整整四天過去,網路、地面的資訊,早已經亂得一塌糊塗。

至於哪些是操作的,哪些又是進來蹭熱度的,估計少有人能分得清。

總之,不管是捧場的,還是抹黑的,2006年的夏天,唐雲風著實火了一把。

這真是一個可以造星的時代。

但他這幾天,卻一直沒有露面。

一是,因為師父郭德剛第一時間給他打了電話。

風急浪高,是非之時,謹言慎行。

於是,便有了師父親自下場接受採訪,藉機把各方怨氣全部吸引到自己身上。

二是,師姐不見了。

活動結束,等他從舞臺上下來,便不見了旁邊的倩影。

來得突然,走得更突然。

李富貴遞給他一條紙條,說她是被一輛黑色豪華轎車接走的。

唐雲風聽聞,突然的想起燕京相聲專場那夜,從自己眼前滑過去的轎車。

原來,那一晚,倆人中間只隔著一塊薄薄地玻璃。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

那時,倆人還只是同門師姐弟,各自安好便罷。

但現在,倆人已經是戀人,卻再次不告而別。

唐雲風接過紙條,掃完上面一行絹秀的小字,頓時什麼都明白了。

被迫啊。

代價啊。

旋即長嘆一口氣,說到底,還是自己不夠強大。

自己需要強大,德芸社也需要更強大。

努力吧,騷年!

杭城大劇院,唐雲風跟著王慧,在歸置舞臺。

王慧看著最近話變少了唐雲風,心疼得不行。

旋即像是幫他出氣一般,抱怨道:“那丫頭也真是的,沒良心!”

唐雲風認真道:“不,師孃,她很好。”

“喲喲喲,這誰呀,這像我家小風說得話麼?哈哈!”王慧樂道。

一逗悶子,唐雲風心領神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