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我代表德芸社感謝各位媒體朋友的關心,今天的採訪到此結束,以後歡迎各位常來……聽相聲!”

說完,鞠躬走人。

站在後巷拐彎處的郭德剛,臉上難得的露出了笑容,揹著手進了後臺。

幾位記者相互對視了一眼,都看到彼此臉上的無奈。

走了一條老狐狸,來了一條小狐狸。

老狐狸話裡話外,語氣中還著火藥味兒。

這小狐狸更絕。

話說的不緊不慢,很有耐心。

臉上也始終保持著微笑,對人很客氣。

但面對各種坑,人家的回答,卻是句句打官腔,愣是讓人抓不到半點尾巴。

打官腔?

唐宇當然是在打官腔啦。

面對媒體,不打官腔,難道還掏心掏肺麼?

就在剛才郭德剛站過的位置,停下來的唐宇見幾位記者終於走了,臉上露出了笑容,然後揹著手進了後臺。

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

第二天,這兩家小報上的報道內容,就變了味。

說郭德剛因為班子內訌,心情奇差,急得整晚整晚的睡不著覺。

面對記者的採訪時也是態度強硬,說話冷嘲熱諷。

而且端著架子耍大牌,最後竟然讓一個普通演員出來代替發言。

不得不說,實體報紙,哪怕它只是小報,但在這個年代還是很有公信力的,至少比網路上的帖子讓人信服。

網上的輿論,則紛紛截圖報紙上的內容,發帖呼應。

網路、地面的報道一相加,整個輿論終成氣候。

接下來的幾天,更不斷有各種記者,出現在德芸社。

唐宇開始還能應付,後面實在是應付不過來。

郭德剛直接掛出了“謝絕採訪”的告示牌,對內要求全員禁止接受採訪。

但哪怕整個德芸社,無一人接受採訪,第二天同樣會有報道問世。

終於,坎坷中一路走來的德芸社,迎來了它又一次的危機。

這次的危機與以往不同。

以往是因為沒有觀眾,票賣不出去,大家賺不到錢吃飯。

但這次,則是因為德芸社被人關注到了。

哪怕是一片罵聲。

但它就是被很多人莫名的關注到了。

整個後臺的氣氛都壓抑了幾分,唯獨一個人除外。

他就是唐宇。

這一天,他再一次敲開郭德剛休息室的門。

一進門,見兩位半老頭依然在喝茶,只是臉色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