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這可怎麼辦(第2/3頁)
章節報錯
其次是腔調,唸詩的語氣,也跟朗誦不同,得帶些滑稽感的味道。
練這門功課,最難的就是腔調。
唐宇很有耐心,反反覆覆地練習。
直到一個小時後,做完自己的功課,他這才轉頭看向小嶽。
“南邊來了他大大伯子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北邊來了他二大伯子家的二搭拉尾巴耳朵狗,他大大伯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咬了他二大伯……”
小嶽在練習繞口令,表情很認真。
但唐宇閉著眼睛聽了幾句,還是發現了問題。
方言口音。
小嶽打小習慣了說河南話,入門之後確實也改善了很多。
普通人可能聽不出來,但懂行的人一聽就能挑出毛病。
這不行。
相聲演員,就指著這個吃飯呢!
讓人挑出毛病來是不行的。
別以為成百上千的觀眾坐在臺下,聽到包袱跟著起鬨,大家嘻嘻哈哈的,人家就只是普通人。
大錯特錯。
人家在劇場裡只是普通觀眾,這沒錯。
但在劇場之外呢?
你哪裡知道,他們到底是哪座山上的虎,哪條河裡的龍?
穿個拖鞋來聽相聲的,他也有可能是語言類的行家裡手。
所以,敬業演員,對觀眾永遠都是心懷敬畏的。
同樣,對自己的手藝,一定不會得過且過,而是精益求精。
一段繞口令,練一輩子都練不到頭。
也只有這樣的演員,未來的路才能走得長遠。
唐宇走過去:“小嶽,注意你的方言口音,再來一遍我聽聽。”
“哦,好。”小嶽點頭,“南邊來了他大大伯子家的大搭拉尾巴耳朵狗……”
又一遍聽完。
“小嶽,師父有沒有跟你講過,河南口音跟普通話的區別?”唐宇問道。
小嶽臉紅了,小聲道:“講過,可有些我聽不懂,我,我也不敢問。”
得,就知道他是這個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