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燒餅的毛病(第2/4頁)
章節報錯
沒點肉味,誰稀得吃?
大林原本按規矩,想跟師兄們客氣一下的。
可他一句話都沒說完,燒餅和小嶽手裡的雞腿就只剩下了骨頭。
嚇得他趕緊加入戰場。
不就是吃嘛,誰還比不過誰?
三人狼吞虎嚥,淨挑肉多的吃。
“別搶。”
“這是我點的。”
“這是師哥請得客。”
“吃飯就是說相聲,得嘴快。”
“就是,這裡可不論輩分!”
唐宇吃完一個漢堡,一個雞腿,就吃不下了。
饒有興致的看著這場面。
不時,嘴裡一邊嚼一邊嚷嚷的燒餅,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傢伙說話太有特點了。
操著一副公鴨嗓,而且說話還喜歡用力。
什麼時候說話,都跟吵架似的。
所以他只要一開口,脖子邊的血管就會一鼓一凸的。
先前,唐宇沒有仔細觀察過。
現在坐下來,離得近,一看便看出了問題。
這可不是什麼好習慣,尤其還是在倒倉期。
倒倉期,是曲藝行當用的一個名詞。
白話來講,就是變聲期。
一般從十二三歲開始,到十五六歲結束,每個小孩都會出現的一種現象。
普通人,變聲過後,嗓音變亮或是啞,基本也不影響工作生活。
但對於吃開口飯的手藝人來說,這就是天大的事。
嗓音透亮,那你高音低腔,隨便來,未來的路就寬。
嗓音沙啞,戲曲門肯定是混不了的,相聲門勉強能混,但唱這一門功課就廢了。
想想看,同樣身為相聲演員,在舞臺上你愣是比別人缺一門,吃虧不?
再嚴重一點的,如果連清晰度都不行,那你乾脆趁早改行,留下來也是耽誤一輩子時間,沒什麼用。
所以,只要是混這些行當的,就沒有人敢輕視的。
唐宇想半天也沒想明白,燒餅的嗓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