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

大年三十。

天剛破曉,郭德剛家的陽臺上,便現出一抹白衣身影。

如果你細聽,隱隱還有拿腔捏調的背誦之聲傳入耳膜。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楚魏,切糕沾白糖。”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來塊烤白薯。”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棒子麵大餑餑。”

“……”

前用名篇,或是民間俚語打頭,後皆以包袱收尾,這是相聲門裡的定場詩。

正在做早課的少年,則是非正常原因起床的唐雲風。

他從郊縣回來的第二天,便從慊大爺那搬回了師父家。

大過年的,關係再好,住人家家裡也不合適。

而且起頭過去,也是為了有個寬敞的地方,方便調教燒餅的嗓子。

如今兩個多月過去,燒餅的嗓子改善很大,至少底子已經打下,後面只能靠他自己不斷練習,這是水磨的工夫,急不來。

任務完成,所以趁著過年的節骨眼兒,小輩們全都辭別了於慊倆口子。

屋外少年在用功,屋內老小還未起。

學校已經放假,德芸社也在25號的專場後,暫時歇業了。

成立以來最忙碌的一年,總算靠了一個段落。

沒有演出的郭德剛,還是一如以往的謝絕了一切應酬,成天呆在書房裡。

王慧這幾天依然忙碌不停,一大家子的大事小情著實不少,何況還是春節的當口。

哪怕唐雲風和孔芸龍從郊縣帶回來的特產不少,但該置辦的年貨依然很多。

她上街的動靜可大了,那是母雞帶小雞,一串一串的。

小嶽、三哥、燒餅、大林,四個小輩全程護駕,威風得很。

估計滿世界,都沒幾個女人能過她這種癮!

原本有五個的,唐雲風實在受不了那股折騰勁,便偷懶在家。

不時,一家老小全都起了床。

2006年的春節便算正式開始了,這是唐雲風入行後的第一個春節。

街面上已經停市了好幾天,過年的吃穿用度,都是早早備齊的。

開火沸水,片刻,早餐全部上桌。

“師哥,吃早飯了!”大林拉開陽臺的門,拱手來請唐雲風。

唐雲風收聲停活,瞧見大林依然渾身都透著拘謹,心裡有些不忍。

他乾脆摟住大林的肩膀,一副哥倆好的模樣進屋。

“大林,這次期末拿了幾個第一?”

“五門。”大林怯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