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輩分最低,開場是跑不了的。

《發四喜》耗時短,又經典,韻味還十足,他最常使得就是這段。

太熟悉了!

哪怕此刻沒有小鼓和鑼來伴奏,光清唱便非常見水平。

而且他的調門還要高於常人,更添了幾分透亮。

老爺子說是外行人,但在郭德剛開腔之後,一雙眼睛便沒有移開過。

一段小曲唱畢,他當即樂了。

“好,真不錯呀,你這麼年輕,竟然能唱出這股老調來,難得難得!”

郭德剛笑道:“您捧了,我這就是跟老先生學的,活太泥了可對不起這個行當。”

“嗯,手藝就是這麼回事,學前人傳後人,只是現在這些好東西越來越難聽得到了。”

唐雲風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覺,他總感覺老爺子說這些話時,語氣裡更多的是感慨!

既像說別人,也像說自己。

郭德剛大點其頭,應道:“您老說得可太對了,我現在收了不少徒弟,既為混飯吃,也是為多些年輕人傳承手藝。”

他說這句話時,目光不自覺地看向了唐雲風。

老爺子一聽,語氣一揚:“哦,他們這麼年輕也學了?”

唐雲風猜得沒錯,他對這些手藝傳承的話題,果然格外感興趣。

“是的,打小教!”

“哈哈,相聲門有你這麼個人,還真不錯!”老爺子看向唐雲風道,“來,年輕人,你也唱幾句給我這個老頭子聽吧?

唐雲風看了郭德剛一眼,見他點頭。

“老先生,那我給您來段《恭告老爺勸善歌》,您多批評批評!”

誰知老爺子竟然搖頭:“不聽新的,你就唱你師父剛才那段,聽了師父的再聽徒弟的,這樣才有意思嘛。”

“成,請您老多指點!”唐雲風笑著應道。

既然人家是考究手藝傳承,那不拿出點真能耐來,會讓人小瞧的!

旋即,同樣潤嗓拿腔,氣沉丹田,再運氣而出。

福字添來喜衝衝

福緣善磐阡在玉瓶

……

“嘶~”

唐雲風一開腔,老爺子心中頓時倒吸一口冷氣。

這嗓音太好了吧?

韻味比郭德剛差點,但這本錢絕對在他之上。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