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雲風這得波得波的,一說就是一大串。

而且,其中的資訊量還大。

這不為難中年老頭嗎?

別的且不論,光是那十幾萬、幾十萬的觀眾數字,就夠讓人吃驚的。

想想吧。

相聲門打從誕生那天起,有哪個班子能聚攏到這麼多觀眾的?

這小子也太敢想了吧?

可再仔細一琢磨,唐雲風卻又說得一環扣一環,一套一套的。

都快趕上古代將軍打戰,排兵佈陣的調調了。

有理有據,並不像信口瞎說。

不管兩位長輩各自消化著資訊,唐雲風說得自己有點口渴了。

端起茶壺,先給長輩續上熱茶,自己這才連喝了三杯。

不著急,不催促,唐雲風自顧自的繼續翻著報紙。

這個年代的人,永遠不可能想象得到,未來的網路有多麼兇猛?

流量在手,天下我有。

老霸道了!

最早的藝人想成角,太難。

觀眾攏共就那麼一城一地,還得自個兒手藝過硬。

後來有了廣播錄音機,這讓經歷過舊社會的那批老藝術,享受到了一點福利,出了不少聞名全國的大蔓兒。

再後來的電視,那更是造星的利器。

甭管你是唱歌的,演電視的,搞小品的。

也甭管你有沒有真能耐,反正你只要上過一回電視,是條狗都能成明星狗。

有了名氣,各種好日子就來了。

而相聲,又是其中最快捷的一條路。

說話,誰不會呢?

而且這還是有本子的,照著念就完了。

你要是不笑?

那肯定是你欣賞水平有問題。

或者,就是這傢伙的本子寫得不好。

反正,跟我的表演沒關係。

當時,那一大批相聲演員,就是這麼憑空出現的。

追名逐利,這是人的本性,自然沒錯。

可這麼一來,就讓傳統相聲直接被扔到了天邊。

最後,連太平歌詞裡《白蛇傳》這些唱段,都是從東北二人轉中找回來的。

不然,它就成了棒子國的“端午節”……認錯了娘。

人沒錯,時代也沒錯,誰都沒有錯。

時勢造英雄而已!

任何一門手藝的傳承,都得經歷幾起幾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