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過了這段關鍵的適應期,穩住嘍,後面再自己慢慢去磨舞臺經驗。

唐宇看到這個演出表,倒是來了興致。

其他的不說,只看有年輕人的組合。

何芸偉、李青。

曹芸金、劉芸天。

徐德諒、王紋林。

這三組合作的時間長,算是比較穩定,相對成熟的搭檔。

可剩下的欒芸平、孔芸龍,還有旁邊的高鋒則不同。

他們幾位,都還是臨時湊對兒配搭檔的。

這不好。

不利於演員的發展。

作為相聲演員,搭檔太重要了,就跟找媳婦差不多。

你要是有合拍的搭檔,那兩人之間使活就能琴瑟合鳴、滴水不漏,配合得天衣無縫。

表演時,逗得舒服,捧得也舒服,觀眾們聽著更舒服。

哥倆相互託著捧著往上走,很容易就能打出名聲來。

可合拍的搭檔不好找。

不但得倆人王八看綠豆,先對上眼兒才行。

還得考慮到,倆人的能耐、性格、風格,甚至說話的語氣、音量,還有身材的高矮胖瘦,最好都能做到一唱一和的效果。

這是最完美的!

不然,好不容易磨出默契來的搭檔,最終也得裂穴。

相聲門裡因為拆對、裂穴,導致名聲一落千丈的演員,還會少嗎?

裂穴的原因,更是五花八門。

有因為名的,有因為利的,有因為勾搭人家媳婦的。

所以,搭檔很重要。

敬業的相聲演員,對此都是非常慎重的。

畢竟,一合作可能就是小半輩子,或是大半輩子,換誰誰不慎重?

尤其是對於年輕演員,更是如此。

初吻、初戀、初拉手、初那什麼。

可懂?

汗,說歪了。

主要是年輕演員,更需要磨合,得磨出默契來。

這是臨時找老先生量活,絕對練不出來的。

就像郭德剛和於慊,別看他們現在默契得,跟對方肚子裡的蟲一樣。

可他們在正式搭檔之前,也是合作著橫掃過燕京郊縣的,他們不還戲稱自己是“郊縣天王”嗎?

沒有那些大大小小舞臺上的合作經驗,也到不了現在這程度。

高鋒見唐宇在看演出表,自己也湊在後面瞧著。

良久,長嘆了一口氣。

唐宇回頭一看:“師叔,怎麼了您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