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便秘的臉(第1/3頁)
章節報錯
一段頗有韻味的唱腔,在嘈雜的集市中,顯然很突兀,但也壓下了一大片聲音。
“喲,這是有人唱曲兒呀?”
“好多年沒見人賣藝啦。”
“這是老活,聽著還不錯嘛!”
“差點火候呀,要是味道再足點就更美了。”
“瞅瞅去!”
不管心裡怎麼想的,天南海北,總有喜歡湊熱鬧的人,圍觀的人開始出現。
其實藝術的起源,都是湊熱鬧湊出來的。
沒有人們的這股子好奇心,百藝百行,什麼門類都得黃。
就比如說相聲門。
最初也是某個前輩,手上沒啥手藝,實在被餓得不行。
某一天,滿是漿糊的腦袋竟然靈光一閃,琢磨出一個掙飯錢的新門道來。
走到大街上,開始給人說笑話。
喲,這可新奇。
好事者一湊熱鬧,聽上那麼幾耳朵,還真給聽樂了。
心情不錯,順手將自己還沒吃完的半個餅子賞下。
前輩正餓得慌呢,哪裡還會嫌髒,一口塞進肚子裡去。
身上有了力氣,笑話說得也更可樂。
賞一個餅子不嫌少,扔十個大子兒不嫌多。
您圖個樂呵,我掙口吃食。
就這麼的,相聲出現了。
後來,入行的人越來越多,光靠說笑話已經掙不來錢。
怎麼辦?
繼續琢磨唄。
一門功課,兩門,三門……直到十二門功課琢磨完,相聲也就形成了一門獨立的手藝行當。
學我的手藝,守我的規矩,磕磕絆絆地,一直傳承到了現在。
圈子裡的小嶽還在繼續唱:
四面八方那兵大亂
在那西南方闖進了一位美英雄
您要問來的是哪一個
王伯當闖進了陣救了秦瓊
秦瓊觀陣一個小段兒
我願諸君加官晉祿指日高升!
“好~~啪啪~~”
一段《秦瓊觀陣》唱完,觀眾們開始叫好,場子有了熱氣兒。
小嶽圓粘的效果不錯,四周圍著得有小二十位男女老少,有一位漢子脖子上還騎著個小娃娃,小傢伙的一雙大眼睛,正布靈布靈地往裡瞅。
只是一個大媽都沒有。
大媽們哪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