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

兩秒。

五秒。

十秒。

《唱小番》的高腔唱完,唐宇頓時氣勢一收,又恢復成了那個溫文爾雅的少年郎。

可是全場依然一片寂靜,銀針落地可聞聲。

這裡可不是什麼學堂考場,而是演出的現場。

太詭異了。

終於,又是漫長而又短暫的十秒鐘過去。

“啪啪!”

不知道是誰率先醒過神來,鼓了一下掌。

“啪啪~~啪啪~~”

“好~~好~~”

旋即,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觀眾們紛紛起立,使勁的拍著巴掌,大聲的喝著彩。

好似不如此,便無以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激動。

不光臺前,甚至透過簾布,還能聽到從後臺傳出來的掌聲。

郭德剛同樣滿臉笑意的看著自己徒弟,一起為他鼓掌。

唐宇面帶微笑,不斷朝四方鞠躬行禮,包括師父和後臺的同門。

掌聲,是對演員最好的禮物,也是最高的榮耀。

當然,唐宇當得起。

不為別的,就憑這一嗓子都當得起。

《唱小番》的嘎調,是一個相當講究的活。

它本是出自京劇名段《四郎探母》,可是很多專業的戲曲演員,也不敢隨便碰這活。

因為它太難了。

唱得好,能讓你贏得滿堂彩,唱得不好,它會讓你整齣戲直接砸在場上。

那它難在哪裡呢?

不消說,高音是其中之一。

它的味道,講究的是在高音區內,用又亮、又長、又足的調子,來抒發四郎延輝回營探母刻不容緩的那種強烈的情感。

這是擋門石,直接就將普通演員攔在了門外。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你在高音的最後,還得再來一個九十度的升kes。

這才是難上加難,最見功力的地方。

唐宇做到了。

他從丹田發氣,再出腹入胸,入喉,最後結合頭腔共鳴,將“叫小番”三個字一氣呵成的唱完。

沒有投機取巧,在“小”字上用轉音換氣,也就是沒有墊虛字兒,而是直接翻五度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