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就地取材(第1/4頁)
章節報錯
崔書清目光流轉,悄悄看了一眼崔明珠,隱下心頭困惑,垂手恭謙道:“請殿下出題。”
“就拿這次洪澇來說,工部要修堤壩,戶部給的銀子不夠,但國庫只能撥出這麼多銀子,工部戶部為此事爭論不休,你以為如何解決?”太子說起前段日子朝堂上發生的事情。
當然,不是因為國庫銀子不夠,而是他父皇就這麼摳。
父皇覺得這些銀子夠了。
工部戶部吵得他頭疼,他最後才鬆了口,又多撥了一些銀子。
但日後保不齊有國庫空虛的時候。
崔書清略一沉吟,答:“就地取材。”
太子皺眉,顯然是不滿意這個答案:“說清楚點。”
“洪澇過後,許多百姓流離失所,溫飽都成問題。工部可用最少的銀錢僱傭饒州百姓修建堤壩,條石可以用山上的紅石代替,木樁可用洪水衝倒的粗壯樹幹。”
“如此一來,既能以最少的錢財建成堤壩,又能解決一部分饒州百姓的溫飽問題。”
崔書清詳細解說了一番。
太子又問:“如果還是不夠呢?”
崔書清便直接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皇商之富,總不見得一座堤壩的錢都補不起。”
太子默默點頭,條理清晰,思路明確,確實是個好辦法。
他又問出了第二個問題:“若有人買·官賣官,在科舉動手腳,張冠李戴,偷取他人名次,又當如何?”
“嚴懲不貸。”崔書清毫不猶豫地說。
這種情況在現代也是有發生過的,然而要查驗起來確實麻煩。
即便是真的查出來了,錯過的便是錯過的,永遠也彌補不回來。
太子:“朝堂關係複雜,其中牽扯甚大,輕易不能動,要怎麼嚴懲不貸?”
崔書清歪了歪腦袋,神情疑惑:“皇權至上,為何怕牽扯?又為何被牽制?”
太子抿唇:“你只管答本宮的問題,多的不要問。”
崔書清卻是笑:“因為朝堂需要這些人撐著,因為朝廷無人可用。若是殿下聽我阿姐的,改革科舉制度,這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不遵守規則的,殺了便是。隨時都有人能夠補上!”
太子驀然起身,這句話說到他心坎裡了!
每每皇權受制,要權衡那些大臣的利益,而不得不妥協的時候,他心中總是憋著一股鬱氣。
然而父皇卻告訴他,要忍!
帝王之術在權衡。
但他不想要權衡,他想要的是君臣一心,共創太平。
或許,崔明珠姐弟倆說的都對。
朝堂需要補充新鮮血液,朝堂需要隨時都有儲備人才。
一個不行,就換另一個上。
而不是讓這些權臣,倚老賣老,在朝堂之上只會侃侃而談!
“不愧是姐弟倆,一出口便是拿捏命門。你們的話本宮會考慮,先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