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和解,不僅能保全名聲,還可以得到孫刻傑賠償的一大筆錢。

堂外的百姓更是不解,覺得崔明珠不可理喻。

“你這小女娃怎麼說不聽?要是這事鬧大了,對我們整個縣都是有影響的啊!”

“就是啊!你這個女娃怎麼這麼自私?要是貼了告示出去,別人就都知道我們縣出了個衣冠禽獸了!”

“你自己不要名聲,怎麼就不替縣裡其他姑娘想一想呢!?”

聲討一句比一句難聽,一浪比一浪高。

崔明珠起身面對他們,冷笑一聲:“你們慣會慷他人之慨,費別姓之財,於人為不利,於己甚無謂!”

“今日為了些許錢財,可以低下你們的頭顱!明日尚能為了小利,棄家賣國!”

“你們認可他對我娘未造成真正的傷害,勸我和解。那我問你們,這幾日來鎮上的謠言,換作你們,能承受否?”

“若非我娘舍不下我和弟弟妹妹,說不準早就一頭撞死了!”

“而你們都是兇手!”

“用你們的言語做刀,一刀一刀剜在我孃的心上!焉能不痛!?”

“名聲從來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掙的!只要你的脊樑骨夠直,寧折不屈!誰又

能戳得彎它!?只要你的膝蓋夠硬,寧折不彎,誰又能逼迫得了你們跪下!?”

“大昌國既有強ba。罪名,難道不是為了保護婦女的嗎?我用大昌的律法,保護我自己,保護我娘,有什麼可丟人的!?在座各位覺得,大昌國的律法丟人嗎!?”

她一番慷鏘有力的發言,令得在座各位羞愧難當。

尤以那些讀書人為重。

他們自認飽讀詩書,平日行聖人事,尊聖人言。

卻不知不覺也成了劊子手。

讀書應明事理,看懂更多別人看不清的本質。

而他們,卻人云亦云。

趙閔齊眼裡爆發出驚人的光芒,目光灼灼地看著那個小丫頭。

無人能叫她屈膝,無人能讓她折腰。

太子亦眸光燦爛,這樣的女子,他生平僅見。

又不由得在心裡嘆了口氣。

若是個男兒,他倒願意招攬入幕之賓,日後攜手,一同平江山創盛世!

只可惜......是個女子。

而那些婦人,心裡則隱隱激動。

尤其是孫夫人。

從未有一個女子,這麼勇敢地站出來。

不僅為自己爭取應有的權利,還為其他女人開創了先河與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