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深並沒有出現在眾人的面前,他依舊在全世界各個地方旅行,前進。

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何深究竟去了什麼地方。

只有幾個人,幾個剛好同樣在同樣地方旅行的鋼琴家碰見何深,相互交流了一番後,便再次告別。

何深只是沒有告訴別人自己的行蹤。

但是,他所有商業, 以及藝術行為,依舊在進行。

之前和其他鋼琴家提前約好的那些演出,依舊在進行。

跟其他人演出結束後還要繼續交流不同,何深演出結束後,便立刻離開,不給任何人挽留他的機會。

就算有一些人想要過來追何深,看看何深究竟想去那邊, 也沒有找到。

這, 反而造成了何深的一個特殊人設, 一個獨行的人設。

這個人設在經紀公司的運營下,給何深帶來了更多的好處。

即使何深在這個世界上,只是進行著最基礎的,最小範圍的演奏,維持著他在國際上的名聲。

他的聲譽也是向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再加上他的演奏,從來沒有任何一次翻車,每一次的演奏,都在向著更高層次的方向發展,沒有任何一點點衰弱的模樣。

他的名聲,越來越廣。

用不翻車的華國鋼琴家,何深的名聲,也在全世界流傳。

就算何深的每一次演奏,時間都很短,間隔的時間都很長。

但是在後續的運營之下,何深的每一次演奏,效果都好到爆炸。

何深與巴倫博伊姆之間的合作,甚至被漂亮國,以及歐洲等地的官方報紙所表揚。

他們全部都在那兒, 大肆宣揚著何深的演奏。

《世界第一鋼琴家!》

《年輕一代,乃至於中年一代的最頂級鋼琴家!》

《古典音樂演奏者,未來的希望》

《來自於華國的頂級演奏者》

無數的名聲全部都放在何深的身上,再加上華國內上方的宣傳,何深已然成為華國古典音樂的代表。

他相比較其他的那些演奏者,比如說郎良月,比如是李笛雲等人,他更加的存粹。

他是真正意義上的,將自己完全奉獻給了音樂。

他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對於古典音樂,充斥著熱愛。

但是對於何深而言,他所熱愛的,不只是古典音樂。

何深對於所有的音樂,那些真正能夠觸動人心中的音樂,都充斥著熱愛。

他熱愛著一切的音樂,一切美的東西。

對於周圍所有一切美感的追求,是他在音樂中一直追求的。

不管古典音樂是悲傷,還是痛苦, 又或者其他各種各樣的情緒。

何深都追求著,將這一分音樂,演奏出那之深的美感。

美到讓人感覺到窒息,讓人感覺到深沉的美感。

何深並沒有一直停留在古典音樂界,他去拜訪了許多其他方面的人。

比如說,文學界。

那些文學界的老人,他們對於美感,是更為敏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