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子彈飛的越久,越有可能打中更有價值的目標!

面前的這一次是危機,也是機遇!

透過了這一次機遇,那麼何深將會可以徹底起飛,不僅僅只是在古典音樂這個圈子裡面轉悠。

如果沒有透過,那麼就將會被市場以及資本拋棄。

在古典音樂的圈子裡,很難走出去。

走在大街上隨便問一個路人,問他們認識不認識郎良月以及李笛雲。

郎良月可能會認識,人家畢竟是華國的一個招牌,所有人都認識的一個招牌。

從08年奧運會的時候,就作為華國的一個招牌一個形象放在外面。

認識,但是不一定熟悉,大概就是聽過他的名字。

但是李笛雲呢?

李笛雲在古典音樂圈子裡,已經走到了極致,幾乎所有隻要學習鋼琴的人,基本上都會認識這個人。

他之前在華國內的影響力,比何深還要高。

他當時是剛好趕上了一陣風口,一陣由郎良月拉起來的風口,跟著郎良月一起壯大的。

但是他的出名,依舊是侷限在很小的一個範圍內。

如果不是發生了那一件事情,根本沒有任何人會知道李笛雲。

更不可能知道李笛雲之前,曾經為華國做了多少的貢獻,拿下了第一個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的冠軍!

如果不關心古典音樂,只是知道有鋼琴這個東西,不知道鋼琴裡面著名人物的話。

基本上沒有任何人會知道李笛雲。

不要懷疑這個的真實性。

人總是會被自己身邊的事情和事物所印象,自己覺得應該是常實的理論,別人也應該知道。

看樣子,好像是如此。

實則不然!

就比如說何深認為所有人都應該知道離調,變調,轉調中各個階級音的作用,是如何讓音樂進行變化的。

但是如果你真的去問問看,你會發現……

誰特麼懂這個玩意???

開什麼玩笑呢?

眾所周知,拿波里六和絃是上主三和絃降低根音半音所產生的,可以對離調轉調進行指示的指示音,不會有人這個都不知道吧?

不會吧?不會吧?你們聽過音樂嘛?為什麼會有人這個都不知道?

但是如果你拿著這個玩意去問其他人,問問看他們誰知道拿波里六和絃,說這個玩意是眾所周知的,你們為什麼會不知道,你們是不是沒有常實?

絕大部分人都會滿頭問號,然後回覆你。

你腦子有病啊,不是學音樂的,誰瞭解這玩意?你開什麼玩笑?

還眾所周知,你看你自己,配嗎?

腦子有坑才會說出這樣的話。

何深,以及李笛雲便是如此。

他們在圈子裡,已經都快走到了極致,幾乎快要到頂了,但就是走不出去。

看上去兩個人似乎一樣,可這兩個人有一個不同點。

何深,他沒有違法犯罪,就算所有人都在罵他,他也就只是沒有師德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