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颯對著何深說完後,便繼續跟著但義開始閒扯一些古典音樂界的最新研究,以及其他的一些資訊。

最新研究聽上去好像還不錯,可惜陳颯只是隨口帶一下。

她說的最多的一點,便是來自於德意志的基礎音樂教育專業,或者叫原本性音樂教育,也就是傳說中的EMP(Elementare Musik Paedagik)專業。

很明顯,這個專業並不是眾人所想的電磁脈衝專業,而是一門名字相同的新興音樂學科。

這個專業到現在也就才傳出來第二代學生,第二代學生剛剛成為各個音樂學院內EMP專業的老師,即將開始第三代教學。

因此,這個專業可以算得上是一個非常基礎,非常新鮮的一個專業。

陳颯對這個專業略微帶有一絲絲好奇,對其的未來比較感興趣,就隨便跟著但義聊一聊。

畢竟基礎音樂教育這個東西,在全世界各地都比較缺……

這種教基礎的老師,其實很難招的。

這種基礎音樂教育的老師,其實是比那些中小學音樂老師更深一點的存在。

他們並不是要教學生那些音樂課上的內容,他們主要是要啟發學生,利用身體的律動,以及身邊的一切可以利用的事物,來引起學生對於音樂音樂的熱愛。

這完全可以當成一個音樂框架去學習,將一切都放在這個EMP的音樂框架之中,給眾人去使用。

可惜,這種型別的老師,太少……

國內學出來的,實際上依舊是比較舊形態的音樂教育,比如柯達一音樂教學法,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達爾克羅茲音樂教學法。

不過,那些教高等水平學生的老師到還蠻多,遍地都是……

比如說各大音樂學院出來的學生,他們更願意去教那些有基礎的學生,而並非無基礎的學生……

結果這就導致很多沒有學過音樂的人下沉市場,去哄騙那些無基礎的學生……

如果說,但義能夠對這個EMP專業進行重新解讀後,放入華國內音樂教育。

整個華國內音樂教育說不定可以得到一個非常大的提升。

可惜……

但義對此並不感興趣……

對於但義來說,華國現在最缺的是頂級鋼琴老師,而並非那些底層鋼琴老師……

華國內每年都有幾百萬的新學生進入這個行業之中,每年各大音樂學院的招生指標都快要爆滿了,根本都收不完學生,只能一些學生放到一本二本去,更別提其他的一些無基礎的學生了……

因此,對於但義來說,讓這些頂級老師將整個蛋糕做大,才是最為基礎的事情。

陳颯跟著但義討論了許久後,目光中稍微露出了一點點遺憾。

她並不是覺得但義的想法有問題……

但義的想法實際上沒有多少問題,這個是很正常的一個想法。

頂級的人才將這個行業給做大,做成一個非常大的蛋糕,讓這個行業內的所有人都可以吃的上飯,這個很正常。

不過陳颯想的是,透過增加底子,讓年輕一代新的鋼琴家出現的更多,讓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更好的從鋼琴中尋找到快樂,從而增加從業人數。

這個樣子或許會更好?

不過究竟是靠上面的人開拓市場會對華國市場好,還是增加下面的從業者對整個華國的市場好,誰都說不好……

陳颯跟著但義就只能隨便聊聊天,暫且放過這個原本性音樂教育的話題,將話題隨便扯到其他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