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從鋼琴之中,以無比有力的姿態,緩緩走出。

拿波里六和絃,充斥著遊離感的拿波里六和絃。

順著收音器,以及電線轉錄,傳到了屋子外的所有人耳朵中。

他們聽著從監聽裝置中,沒有特別大損耗的聲音,一時間不由得愣住。

這個音樂的基本東西,全部都有,沒有任何的疑問。

何深彈得非常好,好到讓他們一時間很難想象這個是何深彈的作品。

裡面所有的東西全部都有。

包括對比,色彩,音響,和聲……

這些何深全部都有做到。

眾人並沒有關注這個,他們所關注的,是何深的音樂性!

何深的音樂性,真的絕了!

真的到了何深這一層次的時候,就是看每個人對於音樂的理解了。

已經不再看每個人,在彈奏音樂的時候,有沒有什麼錯誤。

如果有錯誤,那麼就直接完蛋,直接準備回家吧。

一首音樂都能彈出錯誤來,那麼你還準備做什麼?還想要成為鋼琴家?別做夢……

這個錯誤不僅僅指音上面的錯誤,指的更多,是關於音響上的錯誤。

比如說某個地方的音色強弱對比,明暗對比,和聲對比等……

這些地方的對比有沒有做出來。

這些都是最基本的東西。

等到了稍微高一點,也就是Lv6的時候,當你有了自己的想法。

這個時候,才會開始聽想法。

聽音樂性。

比如說很多地方……

音樂在開頭的時候,會給演奏者一個非常明顯的提示。

這個提示,就是告訴演奏者,這個開頭需要什麼樣的感覺。

比如說,莊嚴……

莊嚴板,正常情況下,大部分人都會將其作為一個速度的標誌,知道這個地方需要按照莊嚴板的速度進行演奏。

但是實則不然,在浪漫時期,這些標誌,實際上都是告訴演奏者,這個地方,需要演奏出什麼樣的感覺!

你是如何理解,這個莊嚴的!

究竟是皇帝一般的莊嚴,還是面對悲切之時的莊嚴。

在面對這種莊嚴的時候,你究竟是要如何去詮釋這種莊嚴。

你是以一名普通圍觀者的角度去觀察,還是以一個正面接觸者的角度去觀察。

這些想法,全部都會帶來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

那個東西就是,對於音樂的理解。

很多人對於音樂的理解都不同,當他們能夠正確解釋自己對於音樂的想法後,這才能勉強詮釋出他們對於音樂的理解。

而音樂會,音樂比賽,音樂錄音……

這些東西,論好壞,全部都是論的演奏者,對於自身想法的詮釋。

最為著名的例子,GG,格倫·古爾德,巴赫演奏者中詮釋最為漂亮,幾乎被所有人譽為教科書的古爾德。

但是他演奏的莫扎特,就不一樣,甚至被很多人嘲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