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上官昊的父親被現在的皇帝上官紫騰用計暗害,失去太子之位,滿門遭屠戮,上官昊被當時的赤靈府以自己的兒子換了出來。

這些年來,上官昊念念不忘復國。

上官紫騰雖然是以奸計奪得皇位,成就九五之尊,但他治下的南齊,倒也政治清明,所以,二十多年來,南齊的國力有所上升。

而蒼焰王爺上官莫寧,和上官昊年紀相差不大。

在上官紫騰設計奪位,害死嫡長兄太子時,上官莫寧還只是個兩三歲的小皇子,既對太子皇兄沒什麼印象,也對上官紫騰沒什麼親近。

等到上官紫騰登基成為皇帝,上官莫寧學會文治武功,成為一代人傑,上官紫騰便將南齊的大部分兵力交到他的手中。

在上官莫寧在,南齊的江山的確也穩固了不少。

現在,上官昊要為自己當年含冤而死的父親報仇,要奪回原本屬於他父親的皇位,卻已經物是人非。

不要說那個害死他父親的人正是現在的南齊皇帝,便算是上官莫寧等一干重臣,也不願意南齊陷入動盪和戰亂之中。

何況,上官昊也是個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的人。

他培植自己的勢力之時,不免也置南齊的國法於不顧,甚至與顧柏楊狼狽為奸,不惜製造邊疆不穩的假象,讓上官莫寧離開京城。

但是,上官莫寧畢竟掌管著南齊的全**馬,雖然被他使計騙出京城,上官昊的復仇之路卻並沒有那麼順利。

前太子蒙冤之事,已經過去二十多年,時日已久,再無證據,何況,上官紫騰已經成為皇帝,誰又會為上官昊仗儀直言?便算直言,又有什麼用處?

南齊的一干臣子效忠上官紫騰已久,又豈會因為上官昊打著前太子之名,就改為去支援他?

再說,南齊的百姓安穩生活過了這麼久,又怎麼會願意打仗呢?

雖然上官昊這麼多年的經營,已經頗俱規模,甚至,他還動用了江湖勢力,也算是不拘一格用人才了,但這樣也不過是與上官莫寧陷入了一輪輪的苦戰之中。

城池奪了,又丟了,打仗有勝,也有敗,只是個平手。

但時間久了,吃虧的卻是上官昊。

他再準備充分,又怎麼能和皇帝的國庫相比,軍馬糧草,無一不是消耗。而原本約定好的顧柏楊的西越之兵,卻因為歐陽宇凌不動聲色之間的破壞,讓顧柏楊滯留在京城,不能去南疆主持大局,使他少了一大助力。

尤其是到後來,南齊的百姓並不覺得上官昊是正義之師,他們恨上官昊破壞了他們原本平靜的生活,使他們陷入戰火之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上官昊終於兵敗如山倒。

他幾十萬軍隊,連續的敗戰之後,只剩下三四萬人,一路敗退,不斷消耗。這樣下去,不出兩個月,他這三四萬人馬,都會消耗掉,而上官昊必然也會死於上官莫寧的追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