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試雖然堅定地謝絕了嘉賓導師的邀請,卻實在礙不過情面,同意了章山極不甘心的第二個請求,錄一段先導片的內容。

就是一個簡單的問答,以韓試在華夏乃至全球樂壇當之無愧的堪稱原創第一人的身份,會和節目組對一眾樂壇大咖的採訪放一塊播出。

採訪的主持人是與韓試非常熟悉的撒寧。

撒寧一開始的問題就十分犀利:“網上對如今的華夏樂壇普遍持帶著失望的態度,批評的聲音很多,都認為如果不是有柿子你撐門面,華夏音樂比十年前二十年前連原地踏步都沒做到。現在的熱歌榜上或者說傳唱度高一點的歌,除了部分粉絲刷上去的以及你的歌,大多就是原來的老歌在反覆出現,新一代歌手裡面能打的原創沒幾首。柿子你覺得網友們的說法有值得商榷或偏頗之處麼,對我們《華夏好歌曲》給原創歌手一個舞臺的節目初衷有怎樣的期許?”

講真,現在的華夏樂壇是有些拉跨,說的好聽點是審美多元化,說的難聽點就簡直是群魔亂舞,並且好的原創與厲害的原創歌手鳳毛麟角,絕大多數歌手忙著炒剩飯上音綜賺快錢,沉下心搞創作的稀罕無比。

但作為一個公開採訪,韓試肯定得試著進行挽尊:“我覺得網友們的評論有時難免片面了一點或者情緒化了一些。”

韓試笑著解釋:“首先呢,能被大家記住和傳唱不衰的歌,無疑都是經典之作,幾乎每一首都是經過幾十年的大浪淘沙後被大眾選擇出來的精品,拿來與整個現在的華語音樂做比較,尤其是和部分糟糕的音樂相比,未免太欺負人了,對現在的歌手不公平。十年前二十年前一樣有口水歌有難聽的歌,只是早就被人遺忘罷了。”

“然後同樣有一個問題就是,現在活躍在網上,或者說佔據大部分輿論話語權的歌迷與觀眾,正是曾經聽著老歌長大的一批人,自然免不了就對老歌有所偏好,誰不曾在年少時對某一位歌手和某一首歌情有獨鍾?換一句話說,現在的有些歌手可能不被網友們特別喜愛,卻未必就不是下一代人共同記憶的偶像。也許過個十年二十年,現在的一些歌就又演變為了新的經典。”

“至於第三點,就是全社會的浮躁了,奶嘴樂無處不在,我們不應該僅僅苛責於音樂不是。”韓試搖了搖頭,“當然,我說的只是一孔之見,也沒有因為我是一名歌手就為華語音樂洗地的意思。我很期待華語樂壇能接受大眾的鞭策,迸發出創作的活力來,不斷呈現新的好作品,希望《華夏好歌曲》能為我們帶來一個很棒的開局與全新的啟航。”

採訪一結束,撒寧就調侃:“柿子你好像情商進步了好多,都會主動給節目組喊口號提定位了。”

“可能是最近一直和家人呆一塊,變得柔軟了。”韓試笑。

先導片一播出,章山就如願以償地又一次見識到了韓試效應的威力,《華夏好歌曲》分分鐘熱度與話題度暴漲,成為了未播先火最受矚目的節目。

只是網友們和章山一樣感到萬分遺憾的是,韓試並不是節目的常駐嘉賓。

對柿子們來說,心情就很複雜了,畢竟聊勝於無可以緩解一下飢渴,現在看到愛豆營業的場景似乎越來越稀少了,大多隻存在於媒體報道之中。

就如緊接著發生在韓試身上的又一個大新聞。

七月一日,米國的國家圖書館宣佈了一份影響全世界的一百本偉大名著的書籍目錄,韓試的《小王子》赫然名列其上,而且排名極為靠前,在第二十多位。

韓試是名錄裡為數不多的當代作家之一,要知道大多數世界名著通常出於享譽全球已久的知名文學巨匠之手,是上世紀與幾個世紀前發表的作品。

柿子們都對愛豆的過分優秀快麻木了,有點突破了想象力。

所有華夏國人都有種與有榮焉的趕腳,全網都是無窮無盡的讚譽,有人甚至評論韓試以一己之力讓華夏在全世界的影響力都上升了一個層次。

同時有不少網友感慨,韓試用一份份耀眼的成就,一次次打破了歐米在文化上的偏見與傲慢,特別是狠狠地打了國內許多洋奴公知的臉,證明了文娛上的事完全不用一味去迎合歐米的評判標準。

就像韓試每次去巴黎和米蘭時裝週,都能壓住一眾國際超模的風采,根本不需要用怪異的眯眯眼造型去贏取歐米的青睞。

又如韓試去世界青年聯合論壇,可以自信地用華夏語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暢所欲言,在接受採訪時坦言如果在別的場合為了方便交流使用英語無傷大雅,但在聯合國的會議上代表著自己的國家,華夏語本來就是聯合國的六大官方語言之一,為什麼非要用英文?

又像格萊美,專為歐米歌手設定的全球音樂最高獎項,現在都成了韓試的進貨廠家了;又如在文學作品上,《小王子》以純粹的美打動了無數人,並不像有的國內文學家一樣憑藉著所謂的批判和揭露、實際上拿華夏的陰暗一面來說事,才能獲得歐米的追捧走上神壇。

灣灣有一位曾獲得過諾獎文學類提名的作家李傲就說過,華夏的文學家想拿下諾獎難如登天,提名就是很破格了,獲獎的話除非在精神上背叛國家。

但面對全網因米國的國家圖書館的一份名錄對韓試的盛讚,有一個群體就無比尷尬了。

華夏作協。

一個被全世界認可的大作家,偏偏連國內的作協成員都不是,說出去你敢信?

韓試在文壇上每取得一項成績,作協想對韓試視而不見的難度就大了一分。